黑云山 771 团、772 团训练的第十四天
经过前十三天的基础训练与兵种专项训练,两支部队终于迎来了关键的步坦炮协同作战训练。
曾夏勇与陈旅长并肩站在训练场旁的高台上,身后跟着许吉生、程康以及独立旅各团主官。
高台下,15 式轻型坦克与 08 式步战车排成整齐的进攻阵型,步兵战士们背着 191 步枪、提着火箭筒,在装甲部队两侧展开;
远处的炮兵阵地上,120mm 车载迫击炮、PCL181 榴弹炮、PHZ11 火箭炮已完成架设,炮口直指模拟战场深处的 “日军阵地”。
“老旅长,您看,这是咱们刚搭建好的信息化指挥平台。”
曾夏勇指着高台上的显示屏,屏幕上清晰地标注着红蓝双方的兵力部署、阵地位置,甚至连每辆坦克、每门火炮的实时状态都一目了然,“通过这个平台,前线的情况能实时传回指挥部,咱们可以直接调配火力、调整战术,指挥效率比以前提高至少十倍。”
陈旅长凑近屏幕,看着上面不断跳动的数据与动态图标,眼神里满是震撼。
他伸手点了点屏幕上代表 “日军” 的红色圆点:“这上面标的是鬼子的火力点?连位置都这么精准?”
“没错!” 曾夏勇点头,“无人机侦察到的情报会实时上传,再结合地面侦察兵传回的信息,咱们能精准掌握鬼子的部署。
您再看这边,” 他指向屏幕另一侧的火力分配界面,“每个火力单位能打击哪些目标、剩余弹药多少,都标得清清楚楚,咱们可以根据战场情况,随时调整打击优先级,避免火力浪费。”
正说着,训练场上的信号弹腾空而起,步坦炮协同作战训练正式开始。
“装甲部队推进!步兵两翼掩护!” 许吉生通过对讲机下达指令,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作战单元。
15 式坦克率先发动,履带碾过地面,扬起阵阵尘土,08 式步战车紧随其后,车载机关炮时不时向两侧的模拟 “碉堡” 开火,压制 “日军” 火力。
步兵战士们则贴着装甲车辆前进,遇到 “日军” 散兵时,迅速依托坦克掩护展开反击,火箭筒手瞄准 “碉堡” 射击,“轰” 的一声,模拟碉堡瞬间被烟尘笼罩。
“请求炮兵支援!目标:前方 1500 米,‘日军’迫击炮阵地!” 前线指挥员的请求通过对讲机传到指挥部,陈旅长眼看着曾夏勇的参谋在屏幕上轻点几下,将打击任务分配给了 PCL181 榴弹炮营。
不到一分钟,远处的 PCL181 榴弹炮阵地方向传来 “隆隆” 炮声,炮弹呼啸着掠过天空,精准落在模拟 “日军迫击炮阵地” 上,烟尘冲天而起。
屏幕上代表 “日军迫击炮阵地” 的红色圆点瞬间变成灰色,标注 “已摧毁”。
“太快了!太准了!” 陈旅长忍不住感叹,“以前咱们请求炮兵支援,光传递消息就得半个多小时,等炮弹打过去,鬼子早就转移了。现在倒好,几分钟就能完成请求、瞄准、射击,这简直是天壤之别!”
曾夏勇笑着说:“这就是信息化作战的优势。以前咱们跟鬼子打仗,就像蒙着眼睛打拳,不知道对方在哪儿;现在有了这个平台,咱们相当于开了‘上帝视角’,战场对咱们来说,就是单向透明的。”
随着训练推进,“战场” 局势逐渐明朗。
装甲部队突破 “日军” 前沿阵地后,PHZ11 火箭炮开始对 “日军” 纵深阵地进行覆盖射击,40 发火箭弹如同暴雨般落下,将 “日军” 的预备队阵地炸成一片火海;
防空部队则时刻警惕着天空,当模拟 “日军战机” 的靶机出现时,红旗 17 防空导弹迅速升空,精准将其击落,确保装甲部队的空域安全。
“老旅长,您现在觉得,这样的一个团,能不能硬扛鬼子一个旅团?” 曾夏勇突然问道。
陈旅长愣了一下,随即认真思考起来。
以前,八路军一个团面对日军一个联队都得拼尽全力,更别说兵力、火力都强得多的旅团。
可现在看着屏幕上有条不紊的协同作战、精准高效的火力打击,他心里有了不一样的答案。
“能!不仅能扛住,说不定还能吃掉鬼子一个旅团!” 陈旅长语气坚定,“以前咱们缺装备、缺火力,只能靠战术弥补;现在有了这么好的装备,还有信息化指挥平台,步坦炮协同起来,鬼子的旅团根本不是对手!”
曾夏勇点头:“您说得对!这两个团经过这十四天的训练,单兵素质、兵种协同、信息化运用都有了质的飞跃。单拎出来一个团,对付鬼子一个旅团,完全没问题。等后续合练完成,两个团配合起来,就算面对鬼子两个旅团甚至鬼子一个师团,也有一战之力。”
“太感谢你了,小曾!” 陈旅长紧紧握住曾夏勇的手,眼眶有些湿润,“你不仅给了咱们装备,还教会了咱们怎么用、怎么协同,这份恩情,386 旅永远不会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