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路军驻守的沁源县城内,独立旅一团的战士们正借着篝火的微光检修装备。
战士们正在用抹布仔细擦拭着 99A 坦克的炮管,炮管上还残留着白天进攻时的硝烟痕迹。
“班长,这坦克的履带得再检查一遍,明天向阳城推进,可不能出岔子。”
一位新兵战士拿着扳手跑过来,眼神里满是对装备的珍视。
班长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没错,咱们的钢铁大家伙,得好好伺候着,明天才能把小鬼子的阵地碾平。”
不远处的临时炊事班里,炊烟袅袅,炊事员正往大锅里下着面条,蒸汽裹着麦香飘向营地各处。
“同志们今天打了胜仗,得多煮点肉臊子,让大伙补补力气!”炊事员 一边搅动着锅里的面条,一边对着帮手喊道。
营地内,偶尔传来战士们的谈笑声,或是武器的碰撞声,虽有大战在即的紧张,却更透着一股胸有成竹的底气。
同一时间,燕京城内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里,却是一片压抑的死寂。
作战室的灯光惨白,映着冈村宁次铁青的脸。
他双手撑在作战地图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目光死死盯着晋东南区域 —— 长治、晋城两处的红色标记旁,密密麻麻标注着八路军的进攻路线,而黑云山 “13.5 万皇军全灭” 的战报,仍然像一根刺,扎在他心头。
“司令官阁下,深夜打扰,实在是有紧急情况汇报。”
参谋长佐藤武志轻手轻脚走进来,手里攥着一份标有 “机密” 的文件,额头上还沾着赶路时的汗水。
冈村宁次猛地转过身,眼中布满血丝,语气带着压抑的怒火:“又是什么坏消息?难道长治或晋城已经失守了?”
佐藤武志连忙摇头,将文件递过去:“并非如此,司令官阁下。属下刚刚核对晋东南驻军部署时发现,阳城、高平、陵川三地,还各有一支独立混成旅团驻守 —— 阳城是独立混成第 11 旅团,高平是第 12 旅团,陵川是第 13 旅团,这三支兵力尚未投入战场!”
“纳尼?”
冈村宁次一把抓过文件,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兵力标注,紧绷的脸色终于有了一丝松动。
他之前被黑云山的惨败和八路军的攻势搅得心神不宁,竟全然忘了这三支的部队。
“你怎么不早说!”
他语气依旧严厉,但眼神里已多了几分希冀。
佐藤武志躬身道:“属下也是刚刚整理驻军档案时发现,生怕遗漏,立刻前来汇报。这三支旅团各有一万余人,若能合理调动,或许能缓解长治、晋城的压力。”
冈村宁次快步走回地图前,手指在阳城、高平、陵川三地重重一点,大脑飞速运转。
片刻后,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优先保证长治、晋城!命令阳城的第 11 旅团、陵川的第 13 旅团立刻退守晋城,与驻守晋城的独立混成第 10 旅团汇合,合兵一处构筑防线,务必守住晋城!高平的第 12 旅团北上长治,支援独立混成第 9 旅团,加固长治防御!”
“哈伊!” 佐藤武志连忙应下,转身就要去传达命令。
“等等!” 冈村宁次叫住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再给太原的第 11 师团、石家庄的第 12 师团、开封的第 14 师团发报,严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突破八路军的阻击,三天内必须抵达晋东南!告诉他们,晋东南若失,华北防线将全线崩溃,他们都得提着脑袋来见我!”
佐藤武志低头领命,匆匆退出作战室。
冈村宁次走到窗边,望着燕京深夜的街道,路灯昏黄,行人绝迹,只有巡逻的日军士兵迈着沉重的步伐。他攥紧拳头,咬牙低声道:“曾夏勇,独立旅…… 这一次,我要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此时的华北大地,早已因为晋东南的战事而陷入一片紧张的角逐之中。
太原至晋东南的公路上,日军第 11 师团的部队正沿着公路推进,装甲车在前开路,步兵紧随其后,扬起漫天尘土。
可刚行至阳泉附近,公路两侧的山坡上突然响起枪声,密集的子弹朝着日军队伍射来。
“不好!有埋伏!” 日军11师团先头部队的大队长松下一郎大喊着,指挥士兵寻找掩护。
山坡上,386 旅新一团团长李云龙带着战士们趴在战壕里,手中的捷克式不断喷射火舌:“小鬼子,想增援长治?先过了老子这关!”
新二团、新三团的战士们也从其它阵线发起攻击,轻重机枪交织成火力网,将日军的推进路线死死堵住。
日军几次试图发起冲锋,都被八路军的火力压了回去,装甲车在山路间难以展开,只能被动挨打。
“大队长,八路军的火力太猛了,我们根本冲不上去!” 一名日军士兵狼狈地爬回来,身上还带着枪伤。
松下一郎看着眼前的僵局,脸色铁青,却毫无办法 —— 这已经是他们被第三次袭击,推进速度不足十公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