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浓稠的墨汁,从窗外一点点渗透进来,将办公室的角落染得模糊不清。
只剩下林舟电脑屏幕发出的那片白光,映照着两张各怀心事的脸。
刘明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了。
办公室里明明开着空调,温度适宜,他却觉得像是置身于一个密不透风的蒸笼里,每一秒的呼吸都带着灼人的水汽。他的心跳声,在他自己的耳朵里,响得如同擂鼓,他生怕坐在对面的林舟会听见。
他不敢看林舟,只能假装埋头收拾自己那张空空如也的办公桌,用一块抹布,翻来覆去地擦拭着根本不存在的灰尘。他的余光,却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死死地粘在林舟的身上。
林舟很专注。
他坐在那里,脊背挺得笔直,双手在键盘上移动,发出一连串清脆而富有节奏的敲击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像一台精密的仪器正在运转,每一个零件都严丝合缝。
刘明知道,那台仪器里,装着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东西。
王海涛那冰冷的声音,仿佛还回荡在耳边——“我能让你进去,也能让你出来。你自己掂量。”
掂量?他拿什么掂量?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员,最大的梦想不过是老婆工作稳定,孩子能上个好学校,自己能在退休前混个副科。王海涛轻轻一句话,就能让他这点可怜的梦想,摔得粉碎。
而林舟……
刘明偷偷抬眼,飞快地瞥了一眼林舟的侧影。那张戴着金丝眼镜的脸,在屏幕光线的勾勒下,显得异常冷静,甚至有些冷漠。他就像一个从另一个世界空降而来的人,发改委里盘根错节的人情世故,对他似乎完全无效。他用了一天时间,就把三个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废物”,变成了三把锋利无比的刀。
这种人,比王海涛更可怕。王海涛的恶,是摆在明面上的,是可以预测的。而林舟的能量,是未知的,是无法估量的。
夹在这样两个人中间,他连做一颗墙头草的资格都没有。
在林舟的脑海中,因果沙盘的界面正无声地展开。
现实世界被数据流覆盖,办公室的桌椅、电脑、文件柜,都变成了半透明的模型。而其中最亮眼的,就是那个在角落里,动作僵硬地擦着桌子的数据体。
【人物:刘明】
【情绪状态:高度紧张(87%),恐惧(72%),挣扎(91%)】
【生理指标:心率124次/分,肾上腺素水平急剧升高】
【当前决策树:A. 放弃任务,承担王海涛的报复(概率21%);B. 寻找机会,窃取数据(概率79%)】
林舟的意识,像一个冷漠的上帝,俯瞰着刘明内心那场激烈的风暴。沙盘上,无数条代表着“可能性”的红色丝线从刘明身上延伸出来,纠缠,碰撞,最终,绝大部分都汇入了一个指向自己电脑的结局。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从王海涛把刘明塞进小组的那一刻起,沙盘就已经给出了预警。而今天下午,当王海涛打出那通电话时,刘明头顶的数据就已彻底变成了红色。
林舟刚才在电脑前敲击的,并非在整合什么最终报告。
他是在织网。
他将李瑞报告里最核心的几个数据节点进行了微调,将一个已经作废的海外税率悄悄替换了上去;他把马建国拿回来的几份内部资料里,故意挑选了两个看似关联、实则存在逻辑冲突的版本放了进去;至于苏晓那份内控方案,他更是大刀阔斧地“优化”,删减了其中最关键的几条防火墙条款,反而加入了一些看似严厉、却极易被钻空子的“形式主义”规定。
他将这些精心炮制的“毒药”,小心翼翼地包裹在糖衣里,然后存进了一个新建的文件夹,命名为——“C方案核心数据(整合版)”。
现在,是时候把这块饵,送到鱼的嘴边了。
“嗒。”
林舟停下了敲击。
键盘声的戛然而止,让刘明的心猛地一悬。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直起身,像个被老师抓包的小学生。
“妈的,”林舟揉了揉眉心,发出一声疲惫的抱怨,“咖啡喝多了,去趟洗手间。”
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骨节发出一阵轻微的声响。他甚至没有回头看刘明一眼,就那么径直地朝着办公室门口走去,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渐行渐远。
门,没有关。
刘明的心脏,在这一瞬间,几乎要从喉咙里跳出来。
机会!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这两个字在疯狂地叫嚣。王海涛的威胁,妻子的饭碗,对林舟的恐惧,所有的一切,都化作了一股巨大的推力,将他推向了林舟的座位。
他像一只被猎犬追赶的兔子,连滚带爬地扑了过去。
电脑屏幕,亮着。
没有锁屏。
一个名为“C方案核心数据(整合版)”的文件夹,就那么大喇喇地躺在桌面的正中央,仿佛在对他发出无声的邀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