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风带着刺骨的凉意,刮得山林里的树叶“哗啦啦”作响,枝头的叶子早已泛黄,簌簌往下掉,铺满了林间小道。林老师带着老杨、两个安分的俘虏,扛着斧头、锯子往山林深处走去——今天的任务是砍楠木,既要加固小院围栏,还要搭个宽敞的柴房,为寒冬储备足够的柴火。
“这几天温度降得厉害,再过半个月怕是要下霜了。”老杨踩着厚厚的落叶,手里的斧头扛在肩上,“得赶紧砍够木料,不然等下了雪,山路滑,想砍都没法砍。”
林老师点点头,目光扫过四周的楠木林:“专挑碗口粗的楠木砍,太细的不结实,太粗的不好搬运。砍的时候注意留根,来年还能发芽,咱们得留着青山,才有柴烧。”
两个俘虏也扛着锯子,跟在后面不敢偷懒。那个之前逃跑的瘦高个叫李伟,现在干活格外卖力,手里的锯子挥得飞快:“林老师,您放心,我们一定砍够木料,绝不偷懒。”
林老师瞥了他一眼,没说话——这些天李伟确实踏实了不少,不仅主动干活,还会帮着照顾小鸡、清理兔舍,或许是真的想改邪归正了。
到了楠木林,众人立刻忙活起来。老杨力气大,负责用斧头砍树,斧头挥下去“咔嚓”一声,木屑飞溅,楠木树摇晃着往下倒;林老师则用锯子把倒下的树干锯成合适的长度;李伟和另一个俘虏负责把锯好的木料搬到路边,堆成整齐的柴火堆。
“小心点!这树干沉,别砸到脚!”林老师提醒道,手里的锯子还在飞快地运转,“锯的时候要稳,别着急,安全第一。”
正砍得热火朝天,忽然听到李伟大喊:“林老师!老杨!快来看!”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棵粗壮的楠木树下,埋着一个破旧的木箱,一半露在外面,上面覆盖着厚厚的落叶和苔藓。“这是啥东西?”老杨放下斧头,大步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拨开落叶,露出完整的木箱——木箱已经腐朽,上面还挂着一把生锈的铜锁。
“看着像是灾变前的东西,说不定里面有宝贝。”老杨眼睛一亮,举起斧头就要砸开锁。林老师赶紧拦住他:“别用斧头,容易把里面的东西砸坏。”他从背包里掏出一把小凿子,小心翼翼地撬开铜锁。
木箱打开的瞬间,众人都愣住了——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捆用油纸包着的图纸,还有一把锈迹斑斑的工兵铲和几个完好的打火机。“是图纸?”林老师拿起图纸展开,上面画着简易的防御工事图,还有一些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还能看清。
“这图纸有用!”张强不知何时也赶来了,他背着药篓,刚才在附近采药,听到动静就跑了过来,“你看这防御工事图,正好能用来加固小院的围栏,还有这种植方法,上面写着冬天如何在温室里培育蔬菜,太实用了!”
老杨也凑过来看:“还有这工兵铲和打火机,都是好东西!工兵铲能挖地、挖坑,比咱们的锄头好用多了;打火机虽然锈了,说不定还能用上。”
林老师把图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背包里:“先把这些东西收好,等回去再仔细研究。咱们先砍木,别耽误了正事。”
众人干劲更足了,有了图纸的激励,不到下午,就砍够了足够的楠木,堆成了两大堆。老杨试着搬了搬一根木料:“这楠木是真沉,得找根绳子,咱们四个人一起抬回去。”
林老师点点头,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粗麻绳,把木料捆成两捆:“老杨,我和你抬一捆,李伟和他抬一捆,慢慢往回走,别着急。”
往回走的路上,山路崎岖,落叶打滑,众人走得格外艰难。李伟脚下一滑,差点摔倒,手里的木料也跟着晃动,林老师赶紧伸手扶住他:“小心点,稳住!”
李伟感激地看了林老师一眼:“谢谢林老师,我没事。”
回到小院时,苏晴和周婶、陈婶已经在门口等候,看到他们带回这么多木料,还有破旧的木箱,都围了过来:“这是啥东西?你们怎么还带了个木箱回来?”
林老师把木箱里的图纸、工兵铲和打火机拿出来,递给苏晴:“这是在楠木树下发现的,图纸上有防御工事和种植方法,对咱们很有用。”
苏晴展开图纸,眼睛一亮:“太好了!有了这图纸,咱们就能把围栏加固得更结实,冬天也能在温室里种蔬菜了!”
李嫂也端来热茶,递给众人:“快喝点热茶暖暖身子,冻坏了吧?我炖了山药炖肉,都快凉了,赶紧吃饭。”
晚饭时,众人围坐在石桌旁,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山药炖肉,一边研究图纸。图纸上的防御工事图很详细,不仅标注了围栏的加固方法,还画了陷阱的布置位置;种植方法上则写着冬天如何控制温室温度、如何施肥,甚至还有培育反季节蔬菜的技巧。
“这图纸简直是及时雨!”周婶笑着说,“有了它,咱们的小院就能更安全,冬天也能吃到新鲜蔬菜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