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浔扯出一个笑容:“既然你都想得这么清楚了,那你还问我支不支持你干什么?”
“因为不一样啊!”宛瑜急切地反驳,她猛地抓住林浔的手,眼神里是浓得化不开的爱意、坚定,还有一丝恳求,“因为如果有你的支持,我会觉得…特别有力量!像穿上了最厉害的盔甲!你对我很好,是真的很好很好,好到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报。”
“我也想用同样的好来对你,来爱大家。可是…”她深吸一口气,“这些都是之后的事情。在成为‘谁谁谁的女朋友’,甚至‘谁谁谁的太太’之前,
林浔,我必须要先成为‘林宛瑜’自己!我得先弄明白我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才能知道,我到底应该怎么去爱你们,怎么去经营我想要的生活,才能确认我选择的避风港,是我真正需要的,而不是另一个舒适的牢笼。”
宛瑜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以前,我只是懵懂地追求自由,像个没断奶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
“一直以来,我也没有真正独立过。以前是爸爸妈妈照顾我、保护我,后来…是你。”
她看着林浔,眼中充满感激和依恋,“但现在,我知道自己想要去探索了!所以这一次,”她握紧了小拳头,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我想要自己去追!离开你们的保护伞,真正地…让自己长大,飞一次!去找到那个答案,然后再飞回来,或者,带着答案去更远的地方。”
林浔伸出手,不是挽留,带着一种近乎骄傲的释然,将宛瑜用力拥入怀中,下巴轻轻抵着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嗯,好的,我知道了。”
他收紧手臂,仿佛要将这一刻的温暖刻进记忆芯片,“亲爱的,恭喜你。你…真的长大了。去找你的答案吧。”
他选择了放手,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懂得。
并且,他比谁都清楚,自己绝不会离开这片熟悉的领地。
他的根在这里,他的安全感,他对抗整个世界的基础,都在这里。他无法追随,只能守望。
深明大义的背后属于林浔生命底色的寒冰,正从意识深处悄然蔓延上来。
八岁那年,林景行和裴栖离婚是林浔人生的第一个转折,而十三岁离家出走,是他生命的分水岭。
那之前,他是困在“家”这个华丽囚笼里的幼兽,用天真和顺从换取稀薄的氧气。
那场雨,淋透的不仅是单薄的衣衫,更是将他骨子里最后一丝对“家”的幻想浇灭。当他浑身湿透、瑟瑟发抖地站在陌生的街头,被世界彻底抛弃的孤绝感,像毒液一样浸透了他的骨髓。
然后,湘君出现了——那个在冰冷雨夜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强悍撕裂绝望、为他撑起一片天的存在。
湘君的出现,既是救赎,也是武装。 从那一刻起,林浔就明白了一个血淋淋的真理:软弱只会被践踏,迁就只会被吞噬。
他亲手埋葬了那个渴望被爱、被接纳的软弱男孩。
既使被林景行找到了,他也不愿意再过那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不想在看着林景行往房子里带来一个又一个“后妈”。
最终,他被爷爷接到身边,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爷爷是计算机教授,而这也是林浔高超的计算机技术的由来。
经历的种种,让林浔如同落基山脉里一头经验丰富的破耳朵灰熊,对属于自己的数千公顷领地了如指掌,依赖到了骨子里。他需要一处可以扎根、能清晰掌控每一处细节的安全领地。
领地意识已经是刻在他基因里的本能。是他用代码和算法在虚拟世界打下的疆土(虚拟论坛),是他在现实世界用疏离和“非人”逻辑筑起的堡垒(爱情公寓)。
这里的一切变量都在他的“数据模型”可控范围内(至少他如此认为),如同灰熊熟记领地里的每一处浆果丛、每一条溪流、每一片能提供掩护的沼泽和岩石缝隙。
这里是他安全的巢穴,是他确认自我存在和力量的基点,更是他赖以生存和躲避潜在危险的唯一避难所。
爱情公寓的伙伴们,算是意外闯入他领地的光,他接纳了,甚至学会了嬉笑打闹,但他所有的改变,都是在确保“领地”核心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装饰性调整。
宛瑜,是这冰冷领地里最温暖、最耀眼的意外。
他爱她,爱她如同爱自己失落的阳光面,爱她的自由灵动如同仰望自己永远无法企及的天空。
但他对她的爱,更像是那头破耳朵灰熊对闯入它熟悉山谷、带来生机与色彩的最珍视的“存在”的守护欲。
他渴望她留下,永远留在他精心构筑的、安全的“山谷”里,沐浴在他熟知的环境提供的保护之下。
离开这片他熟知每一处避险路径、每一处食物来源的领地,进入陌生环境,对他而言意味着生存概率的骤降,是刻在基因里的恐惧。
所以,当宛瑜清晰地说出“离开”的宣言时,那瞬间的恐慌、愤怒,如同被“EMP炸弹”瘫痪、甚至带着被背叛感的委屈——如同灰熊感知到赖以生存的沼泽即将干涸,熟悉的避险路径被山火阻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