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的心脏,也在剧烈地跳动。他认得出来,这是一台……高能粒子对撞机!而且从它的规模和精密程度来看,其能量级别,绝对是世界顶尖的!
“欢迎来到‘神谕’。”叶院士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豪,“我们国家自己的、也是目前世界上能量级别最高的超高能强子对-撞机。”
林浩和克劳斯这才震惊地发现,原来在国内,竟然早已秘密地拥有了这种级别的、国之重器般的顶级大科学装置!
叶院士没有给他们太多震撼的时间,直接将他们带到了“神谕”的数据控制中心。
“你们遇到的两个问题,”叶院士调出了一份标记着“绝密”的数据文件,“‘能量黑洞’和‘性质迷雾’。或许,答案就在这里。”
他向两人展示了“神谕”在几个月前,进行的一次质子对撞实验中,主探测器捕捉到的海量数据流。
“我们用接近光速的质子,进行了对撞。在碰撞点,能量密度会达到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值,足以模拟宇宙大爆炸之后几微秒时的状态。”
他指着屏幕上一幅能量-时间演化图中的一个极其微小的区域:“你们看这里。在质子对撞后约10的-23次方秒的瞬间,构成质子的夸克和胶子被‘融化’,形成了一种名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物质形态。然后,它会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迅速冷却、膨胀、衰变,重新组合成我们熟悉的各种强子。”
他的手指,精准地点在了那条从等离子态急速下降的冷却曲线上,一个毫不起眼的数据波动点。
“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捕捉到了一种能量状态极其不稳定、结构高度混沌、但又不完全是等离子体的‘瞬时物质形态’。它的寿命,甚至不足10的-24次方秒。”
林浩和克劳斯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段微弱到几乎可以被当成背景噪声的信号。
那一瞬间,他们的大脑中,所有关于“量子玻璃”的困惑、所有的理论难题,都被这个来自真实物理世界的、残酷而又清晰的“回响”,彻底击碎了!
他们瞬间明白了叶院士的意思。
“量子玻璃”这种需要巨大能量输入、且无法在常规环境下稳定存在的极限物质,或许,根本就不是一种可以被‘制造’出来的常规材料!
它更可能是一种只在宇宙大爆炸的创世瞬间,或是在高能粒子对撞的极限能量密度下,才会昙花一现的、物质的“过渡态”!
“我们……我们一直在试图用‘炼金’的方式,去制造一种只在‘创世’时才会出现的物质……”克劳斯喃喃自语,巨大的震撼让他感到一阵眩晕。
林浩也沉默了。这个答案,既让他们感到绝望,又让他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触碰到宇宙终极奥秘的兴奋。
“那么……”林浩抬起头,看向叶院士,眼中燃起了新的、更加艰难的挑战火焰,“叶院士,即便它真的在对撞机中出现了那转瞬即逝的一瞬间,我们又该如何去探测和捕捉到它的存在?我们又该如何去验证,它的内部结构,真的是我们寻找的那种‘绝对无序’?”
这个问题,让办公室里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是的,他们或许找到了“量子玻璃”唯一可能存在的“栖息地”。
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更加艰巨的难题。
他们的研究方向,将不得不从熟悉的、可控的材料制备学,彻底转向一个他们完全陌生的、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的领域——实验粒子物理学的最前沿。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