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扇亮起的车窗,如同黑夜中的灯塔,虽然光芒微弱,却顽固地刺破了阵地上空沉沉的死寂。
一开始,战士们只是惊奇、兴奋地远远望着。但随着时间推移,那稳定不变的、与周围摇曳篝火和气灯截然不同的冷白光晕,开始在他们心中催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定感。
仿佛只要那光还亮着,希望就还在,这辆打不垮的铁车和里面的“神仙同志”就依然坚挺。
甚至有人开始下意识地以那扇窗户为参照物来调整哨位,仿佛那光芒能驱散一些夜晚的寒意和恐惧。
王团长和高参谋在指挥部里,也能透过窗户看到那抹光。在反复研究李诺送来的情报并做出相应部署后,那稳定光源似乎也给他们焦灼的内心注入了一丝镇定。
“能自己亮灯,说明他恢复得比我们想象的要好。”高参谋摩挲着下巴,“或许…我们之前对能源需求的判断,还是太保守了?”
王团长深以为然:“黑风岭这一仗不好打,要是他能再多恢复点力气,哪怕只是像上次干扰无人机那样帮点小忙,也是好的!”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心。
“给总部发电!把这里的新情况和李诺同志提供的情报一起上报!再次紧急申请油料、电池,还有…问问总部,能不能搞到更厉害点的发电设备?或者…有没有可能,从后方专家那里搞到点关于地热利用的简易方案?哪怕只能烧点热水也行!”王团长下令道。
需求再次升级!从“喂饱”变成了“吃好”!
车外因这盏灯而悄然发生的变化,李诺通过传感器隐约能感受到。他心中稍定,这一步棋走对了。
但他也清楚,这盏灯消耗的能量再低,也是持续的支出。能量读数在【0.74%】附近徘徊,增长几乎停滞。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堆作为主要能源的煤炭。效率太低,杯水车薪。
石油和电能效率高,但来源不稳定。
地热…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黑风岭还在敌人威胁下。
难道就没有更快的方法了吗?
他烦躁地“扫视”着驾驶舱,目光最终落在那套简易的维生系统上。之前为了输出数据,他捣鼓过那个外部接口…
等等!
接口…输入…
既然能输出数据,那能不能…反向操作?通过那个接口,从外界直接输入能量?!哪怕效率低一点,但如果能找到一种比煤炭能量密度高、又比石油电能更容易获取的介质呢?
这个念头让他心跳加速。
他立刻查询系统:“系统,评估通过医疗监测外部接口,反向输入能量的可能性及效率。假设输入源为…高纯度化学能,比如…浓度较高的酒精?或者…其他易获取的液态燃料?”
【评估中…】
【外部接口设计包含应急能源输入功能,用于极端情况下维持维生系统。】
【支持输入能源类型:标准生物电刺激能量(极低)、高纯度化学能(需特定转化器,接口兼容性未知)。】
【警告:非标准能源输入存在风险,可能损坏接口或维生系统。】
【效率预估:若接口兼容,且转化器工作正常,化学能直接输入转化效率可达20%-30%,远高于煤炭。】
20%-30%!是煤炭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酒精!这个时代应该能找到高度白酒或者医用酒精吧?就算没有,其他易燃的液体呢?比如…煤油?甚至…植物油?
这些东西的能量密度都比煤炭高得多,而且容易携带和储存!
虽然存在风险,但值得一试!
他立刻开始行动。再次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输入探头”,这次不是用于触发信号,而是将两根细金属线分别连接到了接口上用于能量输入的特定针脚。
然后,他写了一张纸条,字迹因为激动而有些潦草:
“尝试新供能方式。需高纯度可燃液体,如高度酒、酒精、煤油等。少量即可。通过竹篮下挂容器盛放,我将尝试接触吸收。注意安全,远离明火。”
写完后,他将纸条和新的“输入探头”一起放入竹篮。这一次,探头被设计成可以浸入液体的结构。
车外,张建国很快收到了信号,取下竹篮。看到纸条内容,他有点懵。
“要酒?煤油?这…这玩意儿也能当粮食吃?”他不敢怠慢,赶紧跑去汇报。
王团长和高参谋看着纸条,也是面面相觑。
“喝酒的火车?闻所未闻…”王团长觉得自己的认知再次被刷新。
钱工程师却眼睛一亮:“高纯度可燃液体…化学能!他是不是想尝试更直接的能量转化方式?酒精的热值确实比煤高!如果他的系统能直接利用…我的天,这效率…”
“别管那么多了!试试!”高参谋当机立断,“去!把炊事班那点做饭用的煤油拿来!还有,谁有高度白酒?也贡献出来!”
很快,一小罐煤油和半壶不知道哪个战士珍藏的、据说有六十度的地瓜烧被送到了车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