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
陈雪熬了个通宵,结合数字图书馆里那些跨越时空的农具设计精华,以及她对本地现有农具和使用习惯的了解,赶制出了三份改良图纸:一份是针对本地主流曲辕犁的犁铧角度和曲面优化,一份是加宽、加厚了锄刃并优化了受力角度的“省力锄”,还有一份是结构简单、利用风力或水力驱动的简易脱粒机草图。
图纸画得清晰明了,关键部位还加了标注和说明,连大概能提升多少效率都估算了出来。
第二天一早,她就顶着两个黑眼圈,兴冲冲地找到李诺和张建国。
“李顾问!建国同志!图纸我画好了!”她把三份图纸铺在列车生活区的小桌上,眼睛亮晶晶的。
李诺拿起图纸仔细看了看,不得不佩服陈雪的专业和用心。图纸不仅考虑了性能提升,还充分顾及了现有的制造水平,用的材料也都是本地能搞到的,没有好高骛远。
张建国也凑过来看,他虽然不懂具体原理,但看那图纸上线条清晰、标注明白,感觉就很靠谱。
“陈工,厉害啊!”张建国竖起大拇指,“这一晚上没白熬!”
“事不宜迟,”李诺拍板,“建国兄,麻烦你跑一趟,把咱们村里手艺最好的王铁匠和李木匠请来,咱们当面说道说道。”
“好嘞!”张建国应了一声,转身就往外跑。
没过多久,他就带着两位老师傅回来了。王铁匠约莫五十多岁,皮肤黝黑,手掌粗糙得像老树皮,但眼神很亮。李木匠稍微年轻些,人也活络点,一进来就好奇地东张西望,尤其是对列车内部的结构啧啧称奇。
“王师傅,李师傅,快请坐。”李诺热情地招呼,陈雪赶紧把图纸递过去。
两位老师傅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但一看到图纸,职业本能立刻压过了紧张。王铁匠拿起那份改良犁铧的图纸,眯着眼看了半天,手指在上面慢慢比划着,嘴里喃喃自语:“这弧度……这开刃的角度……妙啊!这么一改,入土肯定更深更省力,还不容易卡草根!”
李木匠则对那个简易脱粒机更感兴趣,他指着几个传动结构:“嘿!这个巧!用木头和几个铁轴就能做出来?要是真成了,可比人抱着稻穗往棍子上摔省事多了!这玩意要是能借着河边水车的力……”
两位老师傅越看越兴奋,不时提出一些问题,陈雪在一旁耐心解答,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解释着力学原理和设计思路。李诺偶尔补充几句,重点强调这些改良都是为了“让乡亲们种地更省劲,多打粮食”。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王铁匠激动得脸泛红光,粗糙的手掌摩挲着图纸,“李顾问,陈工,你们放心!这活儿交给我们!保证给你们打出来!就是这铁料……”
“铁料我想办法!”张建国立刻拍胸脯,“我去找后勤处老冯批条子!为了咱们根据地的粮食,这点铁料必须挤出来!”
李木匠也信心满满:“木头家伙事儿包在我身上!后山就有好木料!”
见两位老师傅热情这么高,李诺和陈雪相视一笑。这事,成了八成!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那个小小的铁匠铺和木工棚就彻底热闹起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和吱吱呀呀的拉锯声几乎没停过。
王铁匠带着徒弟,严格按照图纸,反复锤炼着那块宝贵的铁料,汗水顺着黝黑的脊梁往下淌,但他眼神专注,每一锤都力求精准。
李木匠则对着那脱粒机的草图,比比划划,挑选合适的木料,精心刨削打磨。
不少村民和战士都跑来看热闹,对着那逐渐成型的、样式有些新奇的农具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期待的,也有怀疑的。
“这犁头看着是跟咱用的不一样,真能更好使?”
“那木头架子真能自己打谷子?扯淡吧?”
“李顾问和陈工弄出来的,准没错!等着瞧吧!”
张建国更是成了这里的常客,一天跑三趟,比关心自己媳妇还上心,不停地问:“王师傅,咋样了?快好了不?”
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期待下,第一件成品——改良曲辕犁,终于打造完成了!
王铁匠和李木匠亲自带着这件凝聚了他们心血和希望的新农具,来到村头那片刚解冻不久、准备春耕的试验田。李诺、陈雪、张建国,还有一大群看热闹的村民和战士,都围了过来。
王铁匠亲自套上牲口,扶着新犁,深吸一口气,鞭子轻轻一扬:“驾!”
犁铧应声切入泥土!相比旧式犁,入土果然更顺畅,阻力明显感觉小了一些,翻起来的土垄也更整齐、更深。
王铁匠扶着犁走了一圈,脸上就笑开了花,冲着周围大喊:“好使!真好使!比老的省劲至少三成!翻地也深!”
人群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真的啊?!”
“王铁匠都说好使,那肯定没跑!”
“李顾问太神了!连犁地都能改良!”
张建国更是兴奋地直接跳下了田埂,从王铁匠手里接过犁把,非要自己试试。他吭哧吭哧扶着犁走了一段,虽然动作笨拙,但也真切感受到了那份省力,咧着嘴傻笑:“哈哈哈!是好东西!老李,陈工,你们立大功了!”
接下来,省力锄和简易脱粒机的现场演示也同样成功。省力锄挖土效率更高,脱粒机虽然还需要完善,但已经展现出了解放人力的巨大潜力。
现场的气氛彻底沸腾了!之前还有疑虑的人,此刻全都心服口服,看着李诺和陈雪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和感激。这可是实实在在能让他们减轻劳累、多收粮食的好东西啊!
李诺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场面,看着村民们脸上质朴而灿烂的笑容,心里也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暖流。这种用知识改变现实、造福一方的感觉,比单纯展现“神迹”更让人踏实和满足。
陈雪更是激动得眼圈发红,她觉得,自己熬的那个通宵,值了!
然而,就在这片洋溢着希望和喜悦的田野之外,潜伏在暗处的“毒刺”,正通过望远镜,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
他看到了人群的聚集,看到了那新式农具带来的欢腾,也看到了被众人簇拥在中心的李诺和陈雪。
他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不带任何感情的弧度。
“笑吧……尽情地笑吧……”
他低头,最后检查了一遍怀中那简陋却致命的引爆装置。
“很快,你们就笑不出来了。”
午时,将近。
喜欢开往1949的绿皮火车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开往1949的绿皮火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