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狄阁老挂心,已无大碍,只是左臂还需将养些时日。”钟祁感激道。
寒暄几句后,狄仁杰切入正题:“钟壮士,你追随苏参军多年,可知他除了梅凌寒老丞之外,在朝中或地方,可还有其他足以信赖、且对漕运或某些隐秘之事有所察觉的故交好友?”
钟祁凝神思索良久,缓缓道:“苏参军为人正直,但因其职责所在,涉及钱粮漕运,交往难免复杂。真正可称知己、又能托付大事的,梅老丞算一个。此外……倒是还有一位,乃是参军早年同窗,姓郑,名泊远。此人后来未入仕途,反而经营起漕运相关的货栈生意,因其为人仗义,消息灵通,参军有时会从他那里了解一些官面上不易打听的漕运实情。参军遇害前一段时间,似乎与郑泊远往来颇为密切,还曾感叹过‘泊远身处江湖之远,反倒比我这庙堂之人看得更清’。”
郑泊远!一个身处漕运商圈,与苏文瑞私交甚笃,且可能知晓内情的人!
狄仁杰与李元芳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亮光。这或许是一条绕过官方记录、从民间视角切入的宝贵线索!
“这位郑泊远,如今何在?”狄仁杰急忙追问。
钟祁道:“应该还在洛阳,他的货栈就在南市,名为‘通达货栈’。只是……参军出事后,我曾想去寻他,却发现货栈已然关门歇业,郑泊远也不知所踪。当时只以为他是受了牵连,避祸去了。”
关门歇业?不知所踪?
这绝非好兆头!郑泊远很可能知晓某些关键内情,甚至可能也遭到了红莲的毒手!
“立刻去南市‘通达货栈’!”狄仁杰当机立断。
一行人趁着夜色初降,赶至南市。果然如钟祁所言,“通达货栈”大门紧闭,门上落着锁,招牌蒙尘,显然已废弃多时。询问周边商户,皆言东家郑泊远于大半年前便突然关了店铺,举家迁走,不知去向。
线索似乎又断了。
狄仁杰不甘心,绕着货栈前后仔细勘察。货栈位于相对僻静的街角,后院有门临河,便于货物装卸。在后院墙角一堆废弃的杂物下,李元芳眼尖,发现了一块松动的青石板。撬开石板,下面竟是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黑黝黝的洞口!一股潮湿霉腐的气息扑面而来。
是一个隐秘的地窖!
狄仁杰心中一凛,命人取来灯火。李元芳当先持刀潜入,狄仁杰紧随其后。
地窖不大,里面堆积着一些早已腐烂的杂物和账本。然而,在角落一个看似无意丢弃的破旧木箱底部,李元芳发现了一个用油布紧紧包裹、隐藏得极好的小铁盒!
打开铁盒,里面没有金银,只有几封书信,以及一本薄薄的、封面空白的笔记。
狄仁杰就着灯火,展开书信和笔记。书信是苏文瑞与郑泊远的私人通信,其中提到了他对漕运账目中某些“幽灵”船只和“特殊”货物的担忧,并隐约提及怀疑背后有“通天”的人物。而那本笔记,竟是郑泊远自己记录的!上面详细记载了他通过货栈往来,发现的某些与官方漕船同时出现、却不在记录上的“影子”船队的信息,包括大致时间、货物种类(他推断为军械),以及……这些船队最终似乎都与一个代号为“赤日”的势力有关!
赤日!
“青霞已黯,赤日将升!”
郑泊远的笔记,与杀手的供词,完美地印证在了一起!
笔记的最后一页,郑泊远用潦草的字迹写道:“……文瑞兄疑心已起,恐招祸端。彼辈势大,牵连……或涉及宫闱……吾已留后手,若吾遭不测,此笔记藏于地窖……望后来者能见之,揭此‘赤日’之秘,慰文瑞兄在天之灵……”
看到此处,狄仁杰心中既感沉重,又涌起一股敬意。苏文瑞、梅凌寒、郑泊远……这些正直之士,即便面对无法想象的庞大势力,也从未放弃追寻真相,并以自己的方式,留下了这星星之火。
“赤日”……这个代号,终于浮出水面。它,就是红莲组织背后的真正核心,或者说,是那个隐藏在红莲之后的、地位极高的幕后主使的代号!
王德用、赵崇节、“影主”、乃至那模糊的“宗亲重臣”……他们都可能是“赤日”的爪牙!
地窖内的空气仿佛凝固,灯火跳跃,映照着狄仁杰坚毅而沉肃的面容。他小心翼翼地将铁盒收起,如同捧着千钧重担。
他知道,自己已经触碰到了这桩惊天阴谋最核心的机密。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是与“赤日”的直接较量,凶险万分,却也……不容退缩!
喜欢神探狄仁杰第五部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神探狄仁杰第五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