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的热气在桌上氤氲,海威嘴里塞着半块馒头,含混不清地嚷嚷:“我来讲个故事!今天老师讲的,可有意思了!”
“好啊,快讲。”海天给他夹了块排骨,眼里满是宠溺。这孩子自小就爱听故事,没想到现在还能像模像样地复述了。
海丽和海雅也停下筷子,连刚从公司回来的海蓝都坐直了身子,等着海威开口。
海威清了清嗓子,小大人似的开始讲:“在一座大山里,住着一家子。这家人可勤劳了,也心善,就是日子过得苦。因为打仗,山里的地好多都不能种了,粮食少得可怜。”
他皱着小眉头,学着老师讲故事的语气:“那对夫妻生了个特别好看的女儿,叫安平。他们俩心善得很,家里但凡有点存粮,就分给山下的百姓,结果自己饿得瘦成了柴火棍,一天就吃一顿饭。”
海露听得认真,忍不住问:“那他们女儿呢?”
“别急呀。”海威摆摆手,继续说,“安平三岁那年,她爹娘出去找吃的,就再也没回来。不知道是摔下悬崖了,还是被坏人……反正就剩安平一个人在山里哭。”
他吸了吸鼻子,像是替安平难过:“哭也没用啊,她饿极了,就吃家里剩下的一点粮食和水。就凭着这点东西,硬是长到了六岁。六岁就能自己在山里找吃的了,去山下别人刨过的地里再刨一遍,找红薯、地瓜,烤着吃;或者摘野果子。”
“她自己都快饿死了,一天干活才吃一顿,不干活就三天吃一顿,可还是心善。”海威的声音低了些,“有一天,她在山里找到点吃的,刚要烤,一条脏兮兮的黄狗冲过来。她就把吃的给狗了,还把狗带到家附近的破庙里。从那以后,不管自己多饿,每天都去喂黄狗,一喂就是好几年。”
海雅听得眼睛红红的,拿出手机打字:【安平好可怜,黄狗也好可怜。】
“后来呢?”海丽追问。
“安平长到十二岁,出落得可好看了。”海威的语气轻快了些,“有一天下雪,天特别冷。她喂了黄狗,还从家里拿了床被子给狗盖上,摸了摸狗头,就踩着雪回家了。”
“黄狗看着她走的背影,心里可感激了,想保护她,可自己是条狗,啥也做不了。”海威突然提高声音,像是在模仿黄狗的心情,“就在这时,破庙里的佛像金光一闪,照在黄狗身上,黄狗突然能说话了!它吓了一跳,问佛像:‘我咋能说话了?’”
“佛像说:‘你想保护她吗?’黄狗点头说想,可自己是狗,没用。佛像就说,能把它变成人,但不能告诉安平自己是黄狗。还说,变人只有一次,要是遇到危险想变回去,心里默念‘我是黄狗’三遍就行,可变回去就再也变不成人了。”
海威拍了下手:“黄狗想都没想就答应了!金光一闪,它变成了个十七八岁的俊小伙!”
“那它咋接近安平啊?”海天笑着问。
“它是狗变的,老实巴交的,想了个笨办法。”海威捂着嘴笑,“拿起砖头朝自己脑袋上拍了一砖,把自己拍晕了,倒在安平家门口。”
众人都忍不住笑了,海蓝也勾了勾嘴角。
“安平出来喂黄狗,看到昏迷的小伙,就把他抬回家治伤。小伙醒了,看着安平问:‘你是谁?’安平说:‘我是安平。你是谁?咋晕倒在我家门口?’小伙说:‘我不知道,记不得了。’安平就以为他失忆了。”
“安平给小伙起名叫安浩,安浩可喜欢这名字了。”海威说,“安平出去找吃的,让安浩在家养伤。可安浩本来就是狗,受伤是常事,这伤还是自己拍的,根本没事。等安平回来,发现屋前屋后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水挑满了,院子外的地也翻好了,还撒上了种子。”
“日子过了半年多,安平就跟安浩有感情了。”海威挤了挤眼睛,“安浩是狗变的,不懂这些,安平暗示他,他就呆呆的。最后安平直接说了,俩人就在屋里成了亲。”
“成了亲之后,安浩更卖力了,把山里能种的地都翻出来,种的粮食能卖钱了。安平还怀了孕,生了一儿一女,可幸福了。”
话锋一转,海威的语气又沉了:“没想到,孩子两岁那年,家里有了点钱,引来歹人。晚上,坏人冲进来,把他们一家三口挟持了,要钱。安浩把钱都交了,可坏人还不放手,想欺负安平,还把俩孩子举得高高的。”
“安浩是人,手脚被捆着,救不了人。”海威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想起佛像的话,就算变回去再也变不成人,也不能让妻儿出事!就心里默念‘我是黄狗’三遍,一下子变回了狗,冲上去咬坏人!”
“坏人手有凶器,把黄狗伤得不轻,可它拼了命咬,终于把坏人赶跑了。”海威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它见安平没事,就咬开她身上的绳子,然后跳窗跑回破庙。佛像说:‘我早说过,变回去就再也变不成人了。’黄狗说:‘我不后悔。’”
“安平抱着孩子也去了破庙,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找了好久的黄狗,原来一直在身边。她摸了摸黄狗的头,说:‘回家吧,就算你是狗,我既然嫁给你,给你生了孩子,就不会嫌弃你。咱们一人一狗,带孩子好好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