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息怒。您可知我大唐采盐之艰辛?需遣壮丁于沿海晒盐或于盐井汲卤,再经蒸煮、晾晒,方能得盐。千里迢迢运至边境,人吃马嚼,损耗巨大,途中尚有风雨险阻…成本极高啊!”
“还有这铁锅,”他拿起清单指了指,“乃用上等精铁,由熟练匠人千锤百炼而成,一口锅可用十年不坏!岂是寻常皮货可比?”
“至于茶砖,更是需精选茶叶,蒸压成型,耗时耗力…”
他一番话,将大唐商品的“高成本”、“高价值”渲染得淋漓尽致。
突利可汗自然不吃这套,冷笑道:“少说这些!你们汉人就是狡猾!压价也不是这么个压法!我们的马匹牛羊,难道是风吹来的?哪一匹骏马不是精心喂养数年?哪一张皮子不是勇士们冒险狩猎得来?必须提量!降价!”
他一把夺过羊皮纸,抓起笔突厥人也用毛笔或类似物,在上面胡乱划改起来,将大唐的供应量大幅提高,又将兑换比例向着对突厥有利的方向猛调。
【粗盐三百石,换良马十匹!】
【铁锅一口,换羊皮十张!】
…
双方就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寸土必争的拉锯战。
“可汗,三百石盐换十匹马?绝对不行!至多一百五十石!”
“王少卿,这铁锅必须降价!二十张羊皮一口!”
“可汗,您这牛羊的价格也报得太高了…”
“你们的布匹,必须再多供应三成!”
“我们的羊毛,必须提高收购价!”
王玄策引经据典,时而诉苦,时而强调大唐货物的稀缺和精良,甚至偶尔会抬出“若可汗觉得不合适,那我只好禀明秦王,缩减互市规模…”来进行软威胁。
突利可汗则时而咆哮,时而摆出“若价格不合适,部落头人们绝不会答应”的姿态,甚至偶尔也会暗示“若交易不公平,恐伤和气,不利于边境安宁”。
两人唇枪舌剑,讨价还价,为每一石盐、每一匹布、每一口锅、每一张皮子的价格争执不休。书记官和突厥通事忙得满头大汗,不停地修改着清单上的数字。
这场谈判,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金帐之内,没有了之前的刀光剑影,却充满了商业利益的激烈博弈。最终,双方都感到有些筋疲力尽,也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
一份初步的、相对平衡的互市货物清单及兑换比例终于大致敲定下来。
大唐主要输出:粗盐、黑茶砖、铁锅等铁器、棉麻布匹、粮食、瓷器、药材等。
输出量:满足了突利大部分需求,但略低于其最初要求。
突厥主要输出:马匹战马、驮马、牛羊、各类皮草、羊毛等。
兑换比例:对突厥比最初方案有利,但大唐也确保了足够的利润空间。
关键点:铁器严格限定为生活生产用具,绝口不提兵器。马匹贸易量受到了大唐方面的“消化能力”限制,但突利同意提供一定数量的优质种马。
王玄策看着最终清单,点了点头:“可汗,此清单,外使需快马报予秦王殿下及陛下御览。若无异议,便可依此执行。首批互市,可于朔州边境择地开展。”
突利可汗也松了口气,虽然没拿到最想要的武器,但能获得大量急需的物资,总算是不虚此行。他哼了一声:“但愿你们唐人守信!”
“彼此彼此。”王玄策微微一笑,拱手道,“既然如此,外使便先行告辞,回去准备。具体互市地点、时间、管理细则,不日将有专使前来与可汗麾下详谈。”
谈判至此,暂告一段落。王玄策成功完成了他的第一阶段使命:以不输出核心军事技术为底线,初步达成了互市协议。
然而,他和突利可汗都清楚,这纸协议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后续的执行,以及…双方在利益驱使和猜忌并存的背景下,能否真正维持住这脆弱的和平与交易。
喜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唐有一帮古惑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