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太极殿。
大朝会 如期举行。文武百官,诸子百家 的代表学者,依照 品级 与 序列,肃立于 宏伟的 殿堂之中。气氛 庄严肃穆,与 往日 并无不同。
然而,当 例行奏对 已毕,侍中 宣布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之后,端坐于 龙椅之上的 李世民,却 并未 立刻 宣布散朝。他 轻轻 咳嗽了一声,目光 缓缓 扫过 台下 众臣,脸上 带着一种 难以言喻的 、 混合着 郑重 与 一丝 玩味的 表情。
“诸卿。” 他 开口了,声音 平稳 而 清晰,回荡在 寂静的 大殿中:“今日,朕 有一事,欲 与 众卿 共议,亦是 一件 莫大的 喜事,一桩… 浩荡的 恩典。”
众臣 闻言,纷纷 抬起头,眼中 露出 好奇与 疑惑的 神色。恩典?喜事?陛下 这 语气… 似乎 有些 不寻常?
李世民 对 身旁的 内侍 微微 颔首。内侍 会意,立刻 上前一步,展开 一卷 明黄色的 绢帛,朗声 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秦族上下,自归唐以来,屡建奇功,于国 有 再造之恩,于民 有 活命之德。朕 感念其功,特施恩泽。今闻 其族中 有千名妇眷 同时有孕,此乃 天佑大唐、人丁兴旺之 吉兆!朕 心甚慰!为 彰显皇恩,固结 秦唐之谊,朕 决意,亲为 此千名 即将诞生的 婴孩 赐名!然,圣心 仁厚,不愿 独享 此 赐福之权。特此 昭告:凡我 大唐 在京 五品以上 文武官员、诸子百家 博士 及以上 学者,皆可 踊跃 献名!每人 可 认领 一至三名额,斟酌 推敲,献上 祥瑞嘉名!最终 由朕 与 中书省 审定 赐下!此乃 旷古未有之 恩荣,望诸卿… 共襄盛举!钦此!”
“嗡——” 的一声!
圣旨 念毕,整个 太极殿 仿佛 被投入了 一颗 烧红的 烙铁,瞬间 “炸”了 开来!
惊愕、难以置信、荒谬、狂喜、抵触… 种种 复杂的 情绪,在 每一位 大臣脸上 交织、闪现!
绝大部分 官员,尤其是 那些 寒门出身、或 与秦族 有过来往、或 心思活络的 百家学者(法家、墨家、医家、农家等),在 短暂的 震惊之后,眼中 立刻 爆发出 强烈的 兴奋 与 激动!
“天啊!陛下 竟将 如此 恩典… 赐予 我等?!”
“为 秦族 下一代 赐名?这… 这简直是… 天大的 荣耀 和 机遇啊!”
“若能 献上 一个好名字… 岂不是… 能与 秦族 结下 一份 善缘?”
然而,并非 所有人 都 如此想。
就在 一片 嗡嗡的 议论声中,一道 极其 不和谐 的、带着 愤怒 与 倨傲的 声音,猛地 从 御史 队列中 炸响!
“陛下! 臣 ! 御史台 侍御史,郑基!有本 要奏!” 只见 一名 身着 绿色官袍、面容 古板、下颌 留着 三缕长须 的 中年官员,大步 踏出 班列,手持 玉笏,因为 激动,脸色 涨得通红,声音 都 有些 尖利 走调!
“陛下! 此事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他 几乎 是 声嘶力竭地 喊道,“扑通” 一声 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发出 “咚” 的 一声 闷响!
“太极殿!乃 我大唐 至高无上之 朝堂!是 议论 军国大事、决断 天下兴亡 的 神圣之地!岂能… 岂能 沦为… 那 江湖帮派 一般,为其 子弟 取名的 ‘香堂’?!” 他 抬起头,脸上 充满了 一种 被 “亵渎” 的 悲愤:“此举!成何体统!若 传扬出去,让 四方藩国、天下士林 如何看待 我大唐?如何看待 陛下?必将 贻笑大方!贻笑千古 啊!陛下!三思!三思啊!”
他的话音 刚落,立刻 就有 几名 同样 出身 传统世家、思想 迂腐的 儒家文官 站了出来,纷纷 跪倒在地,高声 附和:
“陛下! 郑御史 所言极是!朝廷 自有 朝廷的 体统!恩宠 过甚,非但 无益,反而 有损 天家威严!请陛下 收回成命!”
“是啊,陛下!赐名 之事,可由 礼部 或 翰林院 代劳,何须 劳动 满朝文武 与 陛下 圣心?此例 一开,后患无穷 啊!”
这番 激烈 的 反对,如同 一盆 冷水,浇在了 那些 原本 兴奋的 官员头上。大殿内 的气氛,瞬间 变得 紧张 而 压抑起来。
站在 武将队列 前列的 李孝恭,听到 这个 消息 和 这番 争吵,只觉得 一阵 剧烈的 头皮发麻!他 下意识地 摸了摸 自己的 额头,心中 叫苦不迭:“我的 老天爷… 陛下 这… 这真是… 能给 臣等 找事啊… 这 不是 火上浇油吗?秦族 那帮 煞星… 是 能 轻易 得罪的?这帮 酸儒… 真是… 真是不知死活…” 他 几乎 可以 预见到,若是 此事 黄了,龙首原 那边 会 爆发出 何等 恐怖的 怒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