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局办公室的窗户敞开着,午后的风带着些微燥热,吹得桌上的文件边角轻轻翻动。沈砚刚把从养老院带回的证物交给技术科,手里还捏着那张写有“陆明的药不能停”的纸条,指尖反复摩挲着“陆明”两个字,试图从褪色的字迹里找出更多线索。陆时坐在对面,正对着电脑整理星光孤儿院的资料,屏幕上跳出的旧新闻标题——“星光孤儿院副院长赵静辞职,原因成谜”,让他皱了皱眉。
“技术科说徽章上有模糊的指纹,需要时间提取,纸条的字迹对比也得等明天才有结果。”陆时抬头,看向沈砚,“档案馆那边回复,二十年前的孤儿院档案有一部分遗失了,特别是陆明失踪前后的记录,只剩下几页残缺的孩子名单。”
沈砚点头,刚要开口,办公室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紧接着,接待室的警员小张探进头来,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沈队,林辰来了,说听说赵静案还在查,想过来‘配合调查’,问您现在有空吗?”
“林辰?”沈砚的眼神瞬间沉了下来,手指停在纸条上,“他倒是来得挺快。让他进来。”
不过半分钟,穿着深色风衣的林辰就出现在门口,手里拎着一个黑色公文包,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头发梳得整齐,领口处那枚刻着“星辰”的铜徽章,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和赵静铁盒里的那枚,款式如出一辙。
“沈警官,陆警官。”林辰走进来,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办公室,最后落在沈砚桌上摊开的旧照片上——那是从赵静铁盒里取出的集体照,星光孤儿院的孩子们站在红砖墙前,虽然模糊,却能隐约看到前排赵静的身影。他的脚步顿了顿,才笑着走上前,“听说赵静阿姨的案子还没破,我这几天一直惦记着,正好今天有空,过来看看能不能提供点线索,毕竟我和赵阿姨也算旧识。”
沈砚靠在椅背上,手指交叉放在桌前,目光直视着林辰:“林先生有心了。不过目前案件还在调查中,有需要的话,我们会主动联系你。”他刻意没提刘姐的证词,也没提那枚徽章,想看看林辰究竟想试探什么。
林辰却像是没听出沈砚的疏离,反而往前走了两步,目光再次落在桌上的旧照片上,语气带着几分感慨:“没想到还能看到这张照片。这是星光孤儿院的集体照吧?我记得赵院长——哦,那时候她还是副院长,当年最疼沈玥,经常给她带糖吃,可惜沈玥走得太早,太可惜了。”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突然投进沈砚心里。他猛地坐直身体,手指攥紧了桌沿,声音里听不出情绪:“林先生对沈玥的事,倒是很清楚。”
林辰似乎没察觉到沈砚的异样,依旧维持着温和的表情,伸手轻轻碰了碰公文包的拉链,语气自然:“都是听陆明说的。我和陆明是发小,他以前在孤儿院的时候,经常跟我提起赵副院长,还有沈玥——说沈玥是孤儿院最文静的孩子,总喜欢坐在院子里看书。”
“陆明跟你提的?”沈砚的目光突然锐利起来,像刀子一样落在林辰脸上,“可我们查过,二十年前你随父母搬去了外地,那时陆明还在孤儿院,你们几乎没有交集。而且据我们了解,陆明在孤儿院时性格孤僻,很少跟人提起院里的事,他怎么会特意跟你说沈玥?”
林辰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眼神下意识地飘向窗外,手指在公文包拉链上轻轻摩挲着,像是在思考怎么回答。几秒钟后,他才收回目光,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沈警官这么说,倒像是我在撒谎了。其实我和陆明后来也见过几次,他成年后找过我,聊起小时候的事,偶尔提到的沈玥。可能是我记性好,就记住了。”
“哦?陆明成年后找过你?”陆时从电脑后抬起头,手里握着笔,目光紧紧盯着林辰,“他找你做什么?聊了些什么?除了沈玥,有没有提过赵静,或者孤儿院的其他事?”
林辰的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拿起桌上的水杯,抿了一口水,动作刻意放慢了些:“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叙叙旧,说他这些年过得不容易。赵静阿姨的事他倒是没提,毕竟那时候赵阿姨已经离开孤儿院了。”他顿了顿,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补充道,“对了,我还听陆明说,赵阿姨当年对他也很好,经常帮他补习功课,没想到现在……唉。”
沈砚看着林辰滴水不漏的样子,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目光落在他领口的徽章上,语气随意:“林先生一直戴着这枚徽章,是有什么特殊意义吗?看起来倒是有些年头了。”
听到“徽章”两个字,林辰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下意识地摸了摸领口的徽章,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随即又恢复平静:“这是我父亲留下的旧物,他以前在工厂工作,这是工厂发的纪念章,我戴着算是个念想。”
“纪念章?”沈砚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证物袋,里面装着从赵静铁盒里取出的那枚铜徽章,轻轻放在桌上,推到林辰面前,“那林先生看看,这枚徽章和你的‘纪念章’,是不是很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