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秋日午后,正式初晤
汉城大学医学院的教学楼,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庄重而宁静。周五下午的课程刚刚结束,学生们三三两两地从教室里涌出,脸上带着周末将至的轻松神情。银珠随着人流走出教学楼,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她微微眯起了眼睛。
与周围同学的雀跃不同,银珠的心绪还沉浸在上午临床见习带来的巨大震撼之中。那位肝硬化患者蜡黄的面容、COPD老人艰难的呼吸、心梗抢救室里紧张的气氛、家属绝望又期盼的眼神……这些画面如同循环播放的影像,在她脑海中反复闪现。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感,以及对医学知识更深的渴望和对自己能力的清醒认知。她需要一些时间独处,来消化这些复杂的情绪。
她打算先回公寓,整理一下见习笔记,然后去图书馆查阅一些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最新治疗进展的文献。正当她沿着教学楼前栽满银杏树的小路低头走着,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时,一个温和而略带迟疑的男声在她身旁响起:
“请问……是郑银珠同学吗?”
银珠闻声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面孔——朴基正。他今天没有穿上次在图书馆遇见时那身略显正式的西装,而是换上了一件浅灰色的毛衣和深色长裤,显得更为休闲随和,但那份沉稳干练的气质依旧。他站在离她两步远的地方,脸上带着礼貌而略显正式的笑容。
“朴前辈?”银珠有些意外,停下脚步,“您好。是我,郑银珠。”
确认没有认错人,朴基正的笑容自然了许多,他微微颔首致意:“下午好,郑银珠同学。冒昧打扰了。我刚好在法学院那边办完事,想到这个时间医学院可能刚下课,就过来看看能否遇到你。”他的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但眼神中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透露了这或许并非完全的“偶遇”。
“没关系,前辈。”银珠礼貌地回应,心中有些疑惑他特意来找自己的目的。是因为上次图书馆讨论的那个医疗纠纷案例有了新进展?
朴基正似乎看出了她的疑问,他清了清嗓子,神态变得更加郑重,仿佛在进行一项重要的正式程序:“郑银珠同学,虽然我们之前已经在图书馆有过两次……呃,算是交流,但一直未能有机会正式自我介绍。我是朴基正,法学院四年级毕业生,目前正在汉城中央地方检察厅进行毕业实习。”他顿了顿,补充道,“我的阿爸是汉城小学校长,欧妈是家庭主妇。家里还有一位姑姑,是位家庭主妇。”这番详细的家庭背景介绍,超出了寻常同学间认识的范畴,带着一种世家子弟交往时特有的郑重其事,也显示出他对这次正式见面的重视。
银珠心中了然。这才是符合他身份和性格的、正式的相识方式。她亦端正了姿态,认真地回应道:“朴前辈,您好。正式认识您很高兴。我是郑银珠,医学院三年级学生。我的阿爸是作家郑汉采,欧妈是房地产中介员工,还有一个欧尼和一个东森。”她也给出了对等的家庭信息,既是对他郑重介绍的回应,也表明了自己的坦然。
“很高兴正式认识你,郑银珠同学。”朴基正似乎松了口气,语气轻松了些许。他的目光落在银珠脸上,敏锐地察觉到她眉宇间似乎比前两次见面时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凝重,便关切地问道:“郑银珠同学看起来……似乎有些疲惫?是学业压力太大了吗?”
银珠没想到他观察如此细致,略微沉吟,觉得这并非需要隐瞒的事情,便如实相告:“谢谢前辈关心。其实,是因为今天上午我们进行了第一次临床见习,刚刚结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重症患者,直面病痛和……生死抢救的现场,内心受到一些冲击,需要点时间平静下来。”她的语气平静,但话语内容却带着分量。
朴基正闻言,神情立刻变得严肃而充满理解:“临床见习?原来如此。我虽不是医学生,但也能想象那必然是极具挑战性的经历。直面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对心灵的冲击肯定很大。”他的话语中没有敷衍的安慰,而是真诚的理解和尊重。他联想到自己的专业,继续说道:“说起来,我们法学院的学生在实习时,初次接触重大的刑事案件,尤其是涉及人命或重大伤害的案子时,内心也会经历类似的震撼和挣扎。法律和医学,在某些层面,或许都关乎着对‘人’的深刻理解与责任。”
这番话,一下子拉近了两人的距离。银珠没想到他能如此精准地理解她的感受,并将之与法律专业的体验相联系。这种基于不同专业却指向共同核心的共鸣,让她对朴基正的认识加深了一层。他不只是一个成绩优秀的法学生,更是一个有同理心和深度思考能力的人。
“前辈说得很好。”银珠点了点头,眼神中流露出认可,“确实如此。无论是用法律维护公正,还是用医术救治生命,最终都离不开对‘人’的关怀。今天在抢救室,看到医生们争分夺秒,那种沉重的责任感,让我对‘医生’这两个字有了更切实的感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