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风声鹤唳与暗流涌动
秋意渐深,汉城大学校园里的梧桐树叶已染上大片金黄,风一吹过,便簌簌落下。周五下午,医学院的阶梯教室里正在举行一场关于“未来医学发展趋势”的专题讲座,主讲人是来自美国某知名医学院的访问教授。银珠和李胜美都坐在台下,认真聆听着。
讲座内容涉及基因工程、远程医疗等前沿领域,信息量很大。银珠全神贯注,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移动,记录下关键点和自己的思考。她注意到身旁的胜美也同样专注,偶尔还会微微颔首,似乎在赞同讲者的某个观点。
讲座结束,学生们陆续离场。银珠和胜美随着人流走出教学楼。傍晚的风带着凉意,让人精神一振。
“关于基因治疗伦理监管的那部分,我觉得讲者的观点还是过于乐观了。”胜美一边走,一边自然地开口,语气是讨论学术时特有的冷静,“临床试验中的脱靶效应和长期安全性问题,不是单靠现有监管框架就能完全解决的。”
银珠点点头,表示同意:“确实。技术跑得太快,伦理和法律常常跟不上。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那个医疗案例,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标准滞后或执行环节的模糊地带。” 她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和朴基正一起分析的那个案子。
胜美侧目看了银珠一眼,嘴角似乎有极淡的弧度:“看来和朴检察官的讨论,让你对医法交叉领域的问题更敏感了。”
银珠微微一笑,没有否认,也没有深入,只是说:“多一个视角看问题,总不是坏事。” 她感觉到胜美对朴基正的好奇似乎并未完全消退,但这种提及更像是一种习惯性的观察,而非打探。
两人走到分岔路口,胜美的传呼机响了。她看了一眼,对银珠说:“我欧妈找我,先走了。”
“再见。”银珠目送胜美步履匆匆地离开,自己也转身走向图书馆方向。她打算趁热打铁,去查阅一下讲座中提到的几篇参考文献。
刚在图书馆坐下没多久,银珠的传呼机也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的正是家里的号码。她轻轻叹了口气,预感这不会是一通轻松的电话。果然,走到安静的走廊回拨过去,听筒里立刻传来欧妈朴贞子比前几天更加焦灼甚至带着恐慌的声音,背景音里还夹杂着电视新闻的播报声(似乎是关于某家大型企业陷入困境的消息)。
“银珠啊!不好了!出事了!”朴贞子的声音又急又尖,几乎有些失真。
银珠心头一紧,尽量保持镇定:“欧妈,您慢慢说,出什么事了?”
“还能出什么事?经济!经济要出大问题了!”朴贞子语速飞快,带着哭腔,“我刚才跟你三姨通电话,你三姨夫在工厂里听说,好多大企业都在裁员!外面都在传,说……说接下来日子要难过了!物价要涨,钱要不值钱了!这可怎么办啊!”
原来是因为这个。银珠心中一沉,知道这是金融危机爆发前常见的恐慌情绪开始蔓延。她稳住心神,用平静的语气安抚道:“欧妈,您先别自己吓自己。经济有波动是正常的,官方不是已经出面稳定市场了吗?传言不一定可信。”
“什么不可信!无风不起浪!”朴贞子根本听不进去,声音更加激动,“你三姨说,她邻居家的儿子在银行工作,内部消息,好多企业的贷款都成坏账了!银珠啊,你说咱们家怎么办?你阿爸那点稿费,听着是多,可要是真像你三姨说的那样,钱毛了,那点钱够干什么的?以后金珠结婚要不要嫁妆?明元以后娶媳妇要不要钱?这房子万一贬值了……”
朴贞子絮絮叨叨地诉说着她的恐惧,将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糟糕情况都想象了一遍,焦虑几乎要透过电话线溢出来。银珠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她知道,母亲此刻需要的不是一个理性的经济分析,而是一种安全感,或者说,是一个可以分担甚至转嫁焦虑的对象。
果然,朴贞子的抱怨最终落在了银珠身上:“……银珠啊,你说你,当初非要学医,读这么多年书,一点也帮不上家里!现在外面风声这么紧,你一个女孩子家,手里要是能有点活钱该多好!你老实告诉欧妈,你之前打工、还有那个什么奖学金,到底攒下多少钱了?现在这种时候,可不能自己藏着掖着,得拿出来家里一起想办法渡过难关啊!”
终于还是问到了这个。银珠闭了闭眼,再次睁开时,眼神一片清明。她早已预料到母亲在恐慌之下,会再次将手伸向她。她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欧妈,我跟您说过很多次了。我的奖学金和打工收入,刚刚够支付我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几乎没有结余。学医的课业有多重您不是不知道,我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和医院见习上,根本没有多余精力去赚什么‘活钱’。现在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投资就是顺利完成学业。”
“你……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死心眼!”朴贞子又急又气,“学业学业!万一到时候真乱起来,文凭还能当饭吃吗?你得为家里想想!为你阿爸想想!他写东西多辛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