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山的初秋裹着糖甜的香气,护灵潭边的沙枣彻底红透了,枝头坠着的果实像一串串浸了蜜的小灯笼,风一吹就晃出细碎的甜响。小豆子挎着竹篮,正踮脚摘最顶上的一串沙枣,指尖刚触到温热的果皮,就听见山道上滚来熟悉的驼铃声 —— 阿依古丽果然按约定来了,她骑着驼羔,怀里抱着西漠的细沙筛,辫梢系着的还魂花绳沾了点沙粒,老远就挥着手喊:“小豆子!我带了西漠的收沙筛,晒花干不粘瓣,比竹筛好用!”
还魂花田早已铺好了青竹席,村民们正把半开的花束齐根割下,摊在席上晒。阿依古丽放下沙筛就蹲进田边,教孩子们把花束摆成扇形:“这样晒得匀,西漠的还魂花干都这么摆,三天就能干透,还不丢花芯里的香。” 小豆子则拿着竹耙,把晒软的花辫轻轻翻过来,指腹蹭过花瓣上的细绒:“王婶说,花芯朝上晒,香气跑不了,还能防小粉虫 —— 上次驱异虫剩下的薄荷干,撒点在席角更保险。”
晒谷场的角落,王婶支着陶瓮熬 “沙枣浆”,把去核的沙枣煮软压成泥,再兑点蜂蜜,熬得黏糊糊的,飘着甜香。“阿依古丽快来尝!” 她舀了勺递过去,“等熬稠了装罐,冬天泡热水喝,暖身子,还能抹在馍上吃。” 李伯则在一旁编 “双层储花筐”,内层铺漠风草叶,外层缠青竹篾:“这样装花干,既透气又防压,驼队运去西漠,路上也不会碎。”
正忙得热闹,阿默突然指着竹席上的花干皱起眉:“有点发黏!” 众人围过去一看,果然,连着两天下了晨露,花辫边缘沾了潮气,好几片粘在一起,捏着软乎乎的。小豆子急得挠头,这要是存久了,准会发霉。阿依古丽却笑着从布袋里掏出西漠的暖沙,沙粒晒得滚烫,还带着太阳的味道:“别慌!我们西漠晒花干遇着潮气,就用暖沙拌一拌,沙粒能吸走潮气,还不沾花瓣。”
“再加点薄荷干!” 小豆子突然拍手,转身从学堂拿来晒干的薄荷叶,捏碎了混进暖沙里,“薄荷能添香,还能防小虫子,之前阿默调的防蛀药剂,喷在筐里,这样花干存到冬天都不会坏!” 阿默立刻取来药剂瓶,在储花筐内壁轻轻喷了圈,淡绿色的药雾散开来,混着薄荷和暖沙的香气,格外清爽。
大家一起动手,把发黏的花干和暖沙拌匀,铺在新晒的竹席上。太阳再晒半个时辰,花干果然变得干爽,花瓣舒展开来,还带着淡淡的薄荷香。孩子们围着竹席欢呼,最小的孩子抓了把暖沙,小心翼翼地装进小布袋:“我要寄给西漠的小伙伴,让他们也试试青峰山的薄荷沙!”
傍晚时分,晒谷场堆起了小山似的沙枣和花干。王婶把熬好的沙枣浆装进陶罐,阿依古丽则把花干小心翼翼地收进储花筐,每筐都垫上漠风草叶。木合和苏清鸢、陆沉舟坐在暖炉边,翻着跨山守护册,在 “收储” 条目下加了 “暖沙拌薄荷” 的法子,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储花筐:“以后两边收花干、沙枣,都能用这个法子,孩子们跟着学,传承就不会断。”
驼队要出发时,阿依古丽抱着装满沙枣浆的陶罐,眼睛亮晶晶的:“我要把这个带回去,教西漠的阿姨们熬,冬天给孩子们喝,告诉他们这是青峰山的味道。” 小豆子则把自己的草药图册递过去,里面夹着张收沙枣的画:“上面写了怎么挑熟枣,怎么熬浆,有不懂的就写信问我,冬天你来,我们一起给沙枣苗盖草帘。”
驼队渐渐远去,阿依古丽在驼背上挥着储花筐,驼铃声混着花干的香气,飘在初秋的山道上。小豆子蹲在护灵潭边,看着西漠来的沙枣苗,枝头还挂着几颗晚熟的沙枣,旁边的漠荆草已冒出嫩绿的芽,像在为冬天的守护攒着力气。
苏清鸢和陆沉舟站在他身后,看着晒谷场收拾干净的竹席,还魂玉的碧光与储花筐的竹影交织,暖融融的。“初秋的守护,是收硕果,储暖香,” 苏清鸢轻声说,“是西漠的暖沙,青峰山的薄荷,是孩子们手里的布袋,是我们一起写进册子里的法子。” 陆沉舟握住她的手,罗盘的金光指向黑沙窝的方向:“等冬天来了,雪盖满山,这份暖香和情谊,会陪着我们,一起扛过寒冬,等着明年的花开。”
夜风拂过潭面,沙枣的甜香还在,漠荆草的嫩芽轻轻晃着,远处学堂的窗台上,孩子们放着的小沙布袋,正等着寄往西漠 —— 青峰山与西漠的跨山守护,就像这初秋的果实,饱满、香甜,在岁月里,慢慢沉淀成最绵长的约定。
喜欢医道狂徒:校花的贴身神医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医道狂徒:校花的贴身神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