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绿植团联盟的“社区植物体检”行动正在城西花园社区火热开展,三十多个小不点穿着“植物小卫士”马甲,分散在社区各个角落,给树木、花草做登记、测土壤湿度、清理枯枝败叶。林小满蹲在一片麦冬丛旁,指导孩子们如何区分正常发黄和病虫害导致的枯叶,耳边照例传来植物们的“闲聊”:
“小卫士们真认真,帮我拔掉了好多杂草!”(麦冬)
“我的叶片被擦得好干净,阳光照得好舒服!”(紫薇)
“今天的土壤湿度正好,不旱不涝,太开心啦!”(侧柏)
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和谐,直到林小满的手指触碰到一株麦冬的叶片——突然,一股莫名的“潮湿感”顺着指尖蔓延开来,不是土壤湿润的清爽,而是带着凉意的、持续的濡湿,仿佛有水流在地下不断涌动,顺着植物的根系往上渗透。紧接着,耳边传来这株麦冬急促又难受的声音:
“……不对劲!我的根下面好凉,水太多了,不是你们浇的那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泡得我根有点疼,还带着点奇怪的味道……”
林小满愣了一下,以为是孩子浇水太多,立刻起身查看周围的土壤——地表干燥,甚至有点发白,完全没有积水的痕迹,其他孩子也说刚才没给这片麦冬浇水。她又蹲下来,凑近旁边的几株麦冬和一棵紫薇,指尖刚碰到植物枝干,那种强烈的“潮湿信号”再次传来,还夹杂着轻微的“震动感”,像是水流在地下管道里渗漏、冲击土壤的动静。
“奇怪,地表明明是干的,植物怎么会感觉根部泡水?”林小满皱起眉,耳边传来紫薇更清晰的“抱怨”:“……我的根也感觉到了!左边根系下面全是水,泡得我有点喘不过气,而且那水不像雨水,有点黏糊糊的,好像还有点异味……”
旁边的侧柏也补充道:“……我能感觉到水流的方向,是从北边往南边渗,速度不算快,但一直在流,我的根系已经被泡软了好几根……”
这不是植物自身的需求,也不是单纯的环境不适——林小满突然意识到,她接收到的信号,不仅仅是植物的“感受”,更是植物所处环境的“异常反馈”。植物的根系深入地下,能感知到土壤湿度、温度、甚至水流、震动等细微变化,而她现在,似乎能通过植物的感知,间接“看到”地下的异常。
“这是新的能力?”林小满心里又惊又喜,她试着集中注意力,顺着植物传递的“信号”感知——水流的方向是北向南,集中在社区中心广场附近,湿度异常的范围大概有十几平方米,而且能隐约“感觉到”水流是从某个固定点渗漏出来的,不是扩散性的积水。
“林老师,怎么了?”琪琪托着多肉走过来,看到林小满脸色凝重,好奇地问,“麦冬妹妹不舒服吗?”
多肉在包里也“察觉到”异常(只有林小满能听到):“奇怪,这片植物的信号不对劲!不是渴也不是涝,像是……地下有水流?我的根系虽然浅,但也感觉到点湿乎乎的,不舒服!”
林小满定了定神,对着孩子们说:“大家先暂停这片区域的体检,跟我去中心广场那边看看——我怀疑地下可能有管道漏水,植物们都感觉到了!”
“管道漏水?”孩子们瞪大了眼睛,浩浩举着湿度计说,“可是地表是干的呀,湿度计显示只有20%,一点都不潮!”
“植物的根系能感受到地下的变化,比我们的仪器更灵敏!”林小满解释着,带着孩子们往中心广场走去,一边走一边触摸沿途的植物——侧柏、月季、冬青,每一株植物都传递来不同程度的“潮湿信号”,越靠近中心广场的喷水池,信号越强烈,甚至能“感觉到”水流冲击土壤的轻微震动。
“刘宇,你带湿度计和土壤探测器,跟我去喷水池北边;陈阳,你联系社区物业,说可能有地下管道漏水,让他们派专业人员过来;李婷,你记录下植物异常的范围和位置;张胖子,你帮忙维持秩序,别让居民靠近可能的渗漏点!”林小满快速分工,团队成员立刻行动起来。
张胖子刚把“植物体检暂停,疑似管道漏水”的牌子立好,就忍不住问:“小满,你真能通过植物感觉到漏水?这也太神了吧!不会是植物误判了吧?”
“我也不确定,但好几株植物都传递了同样的信号,而且范围集中,不像巧合!”林小满一边说,一边让刘宇把土壤探测器插进喷水池北边的土壤里——探测器显示,地下30厘米处的土壤湿度高达85%,远超正常水平,而且还在持续上升。
“真的有异常!”刘宇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地表干燥,地下湿度极高,大概率是地下管道破裂,水渗到了土壤里!”
林小满凑近喷水池旁边的一棵冬青,耳边传来它焦急的声音:“……水越来越多了,已经泡到我的主根了!那水有股怪味,好像是污水管道,我的根有点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