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娇在他们走的时候都说了一句:“给大家一天考虑时间,要是没给答复,我这边就当你们不愿意,然后继续去找其他愿意的。”
时间就是金钱,她们也不可能长时间在这边跟他们耗着。
如此到了第四天,终于有十六个人答应愿意跟着她们去宜城。
尹春娇又当着他们家里人的面说了下工资跟待遇。当然,她的这工作证以及证明也被看的起毛边了。
有那谨慎的记住她的单位名称后还打电话过去问了,得知确实是准备单位派去的人后,那些人才算是彻底放心。
那八个人还是没给回复,尹春娇也就没报期望,换一个地方,老套路再来一遍,又面试了三十多个,最后有二十个人愿意跟着去。
这样就有三十六个了,要是那八个人愿意跟着,也差不多了。
要是不愿意,三十六个也够了。
于是尹春娇打电话给许佳汇报了一下:“再给我半天时间,那个人要是不愿意就算了,你这边帮我订票。”
“好。”许佳满口答应。
单位可以打电话给这边的火车站,一次性定多少张票。
就这么多人的票钱,都要好几千了。
为了给老同志们留下好的印象,也为了表示他们是非常欢迎这些老同志的,尹春娇还是跟许佳争取到了卧铺的票。
不然一群老年人硬坐好几天,到宜城骨头都得散架。
许佳也心疼这么多钱,但没办法,前期就是不停的往里面投入,后期回报的时候也会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跟许佳汇报完两人回招待所,经过大厅的时候尹春娇故意跟孙美芳说:“等票订好了我们就走了,下午你出去买点特产带着。”
“好,”孙美芳道:“这边的啤酒还是蛮好喝的,等下我买两瓶回来,咱晚上回来喝点?”
“好啊。”
两人说着经过前台就被金燕喊住了:“尹主任,这就要走了啊?人招好了?”
“差不多了。”尹春娇道:“都三十多人了,也够用了。”
说完也没再问那八个人的事,就直接走了。
金燕着急了,让同事多照顾着点,就又风风火火骑车走了。
来到她姑父家,就是一顿输出。
“你们再不答应,人家尹主任就走了。”金燕道:“你觉得去了人家那小电风扇厂委屈了你,人家还嫌你们工资高呢,你们为啥退下来的忘记了啊。”
“身份,身份有什么用啊,是能当钱花还是能当饭吃。去了那边也是干活,总比在家闲着要好吧。”
“我姑我们家会照看着点的,等你在那边稳定下来了,再把我姑接过去不也行吗?”
那老头不说话,金燕就觉得一拳打在棉花上。
“我也懒得说了,反正刚才人家已经说了,明天就回去了。你们要是愿意,趁着现在过去再说说,不愿意就算了。”
金燕说完就走。
她姑父的工作在去年的时候给了刚回城的小儿子。
不给不行啊,小儿子是第一批下乡的,十七岁就离开了父母去了农村。
如今都快三十了,都没娶到媳妇,老两口都觉得特别亏欠他。
在农村的时候,他嫌弃人家姑娘是农村户口。
回到城里了,城里姑娘嫌弃他没工作。人家姑娘家里说了,要房子没房子,要工作没工作,嫁进门两口子张着嘴就等着喝西北风呢。
李树平也说了,他的工资可以给小儿子家一半,但是女方就是不同意。
谁有都不如自己有。宁愿要自己有的三十块,也不愿意要老爹给的五十块。
为了让小儿子娶到媳妇,李树平把工作让给了小儿子。
结果这个小儿媳妇特别厉害,娶进门后那是一分钱不愿意给老两口花,还当着大家伙的面说老两口这么多年,肯定存了不少钱,哪里还稀罕他们这三瓜两枣的。
大儿子一家自然不满意,所以对老两口也不好,再加上大儿子结婚早,孩子生的也早,今年也娶了媳妇。
虽然没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但现在的人可以先结婚,然后到了法定年龄,再去补办结婚证。
这种司空见惯的。
大孙子结婚家里没地方住,老两口只好把房间让了出来,老两口现在住在乡下的老房子里。
她姑姑身体不好,以前存的钱,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后,剩下的也不多,还要给姑姑买药。
金燕就觉得这是个机会,姑父毕竟也不大,全完可以再去上班,何必看那两个没啥用的儿子的脸色呢。
李树平何尝不知道,就是放心不下老伴。
至于两个儿子,他已经死心了。
年轻的时候他去打仗,常年不在家,两个儿子对他没感情他能理解。
后来转业成为工人,又一心扑在厂子上,缺乏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家里钱也够用,就不知道怎么的就变得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但到底是自己的孩子,所以不管是结婚还是工作,他都尽可能想办法。
李树平站起身,对老伴儿道:“都说树挪死,人挪活,老伴儿,咱换个地方吧,至少去了那边我能有工资,让你不缺吃药的钱。”
金梅有高血压跟心脏病,干不了重活。
金梅不愿意离开老家,可看着才五十二的老伴儿天天被两个儿子嫌弃,金梅就道:“好,走吧,孩子们都大了,也不需要咱们了,咱们就找个地方,不惹他们眼。”
得到老伴的话,李树平让她收拾衣服被褥,他去找那个尹主任。
天快黑的时候,尹春娇才等到了李树平。
就他一个人来的,等他说明来意后,尹春娇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您跟您老伴的票,我会让人买的,明天下午一点半,我们在火车站集合。”
李树平答应了,离开招待所,又去找了几个老伙计。
他们都是一起军转工的,都是当年的战友。
但最后只有两个人决定跟着去,去的都是家里条件不太好的,或者老伴没了就剩下自己的。
但凡能过的下去的,都没人愿意背井离乡。
最后跟着尹春娇走的名单全部确定了下来,加上李树平的老伴,正好四十个。
加上她们俩,就四十二个人。
除了李树平,其他人都没带家里人。
还是那句话,不是逼不得已,没人愿意离开家乡。
这么多人,差不多要五千二三百左右的车费,也是非常吓人的。
喜欢恶婆婆重生:从街道办到省委大院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恶婆婆重生:从街道办到省委大院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