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基听闻此言,松了口气:
“如此便好。”
转而又拿眼尾瞟了贾诩一眼。
“文和是基的友人,你的母亲就相当于是基的母亲。文和却将基当做外人,就连接母亲来洛阳的事情都不告知某。”
贾诩听后,愧疚不已,只能连连道歉:“此事是诩的错,还请士纪原谅诩……”
其实贾诩没将此事告诉袁基,也是事出有因的。
贾诩的母亲是个乐观的人,但更是个惜命的人。
原本只知道贾诩在洛阳屡屡碰壁,贾母也就安心地在凉州的角落里躲着了。
可后来,看到贾诩来信,说他已经在洛阳找到归宿,已经有房有钱。
贾母立马待不住了。
这破凉州,老娘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她立马卷铺盖,甚至没让任何人来接,她打算雇几个人偷偷跑到洛阳。
只可惜刚要启程,正好偶遇凉州当地三伙小势力火并。
无奈,贾母只好先随着族人搬家。
但这更加坚定了贾母跑路的决心。
等凉州终于短暂稳定下来,贾母也不管如今是不是寒冬腊月了,她要马上出发,去洛阳,过好日子去!
于是她立马传信给贾诩,让他来接她。
信里还写道——既然贾诩已经有了一个这么好的主公,就要好好地为主公干活,赚更多的钱。
而母亲来洛阳这点小事,就不要劳烦你主公了。
正好袁基这边也在为了升任太仆做着各种准备。
所以,贾诩这才没将此事告知袁基。
如今只得解释再解释,才将此事解释清楚。
袁基他当然不是真的同贾诩生气……
好吧,他承认,他是很生气。
——接母亲来洛阳这么大的事,却不跟主公说哪怕一句,实在是太过分了!
他准备敲打敲打贾诩。
于是袁基五天没理贾诩。
当然,五天之后他还是没理贾诩,因为他要过他的休沐日了。
这是袁基第一次过休沐日,说实话,感觉还挺新奇的。
出了官署,袁基有一种出了牢笼的解脱感。
这五天以来,每隔一天,刘宏就派人来找他,让他去随侍、驾车。
当然,最后都会演变为刘宏带着袁基飙车。
飙着飙着,飙腻了。
就再去逛逛西园新市。
张让还特别有花活。
每次安排的宦官、宫女,演得节目都不一样。
今天是街头卖身葬父,明天是小巷英雄救美。
给刘宏玩得,不知天地为何物,不知今夕是何夕。
就是苦了袁基。
不仅要当一个合格的观众,还要一直提供情绪价值。
当刘宏慷慨解囊卖身葬父的女子时——
袁基得夸他:
“刘君能解他人苦难,实乃仁人君子,古今罕有。”
当刘宏一个箭步,上前英雄救美,回来后,对着袁基扬起头颅时——
袁基得鼓掌,并真诚夸赞他:
“怜悯帮扶弱小,刘君真有古之君子风范,今世少有之。”
短短五天时间,袁基就从刘宏心里的友人,变为了刘宏口头的友人。
现在刘宏一叫起袁基,便口称:“吾友士纪……”
刘宏能这么快的改口,也是因为他感受到了袁基对他的真心。
袁基也确实是真心同刘宏相处的。
不然,他有千百种方法可以婉拒刘宏的飙车、逛街之约。
袁基交友人,从不会看他人对其的评价,亦不会看对方的身份高低。
只要袁基觉得值得相交,对方也同样付出真心,袁基便会用心维护这段友情。
不过维护是维护,这不妨碍他兴高采烈地离开皇宫,离开官署,放假回家。
在快要到达家门的时候,他远远看见了等待在大门处的荀采。
袁基忍不住低头一笑,再疾步上前。
“夫人,这么冷的天,何必等在外面?”
说着,他握住荀采的双手,拉着她走进府中。
荀采感受到双手交握处传来的温度,亦笑了起来:
“妾闻君子将归,已早早备好酒食。”
袁基听闻此言,停下脚步,捏捏荀采的手指。
“基不是说过,阿采对着基,无需谦称,自我贬低。五日不见,阿采何以忘却得如此之快?”
荀采看着对面一脸难过的袁基,立马改口:
“采之错,士纪可否原谅采?”
袁基立马笑开:
“哈哈哈哈,基也从未怪过阿采。”
“走吧,去吃饭。”
说着,袁基同荀采二人,并肩往膳厅处走去。
回家的第一顿饭,袁基吃得开心极了。
官署的饭菜,让袁基梦回两年前,他刚来大汉时吃的饭菜。
这让吃惯了府中厨子做的饭食的袁基,万分难受。
这次,他说什么也要把府中厨子带走几个。
就当做太仆寺的官署福利了。
嗯……这么想着,贾诩他们的官署也可以安排几个厨子去。
袁基又想到了他的另一个好下属荀攸。
荀攸现在是他们几人中最辛苦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