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禹的计划在斯黛拉看来近乎天方夜谭。利用工业废料和数万个原始生物的脑波来制造能抵挡星际战舰主炮的护盾?这超出了任何已知科学的范畴,更像是某种原始文明的巫术祈祷。
然而,时间已经不允许她质疑。倒计时无情地跳向60小时,而白禹眼中那种近乎疯狂的自信,让她最终选择了沉默的配合。
“渡星者”号深藏的地下船坞内,舰载高能冶炼炉的权限被开放。这台原本用于提炼稀有星际金属的设备,被白禹接入了一条特殊的输送管道——管道另一端连接着地面上堆积如山的“星尘结晶”废渣。这些闪烁着黯淡微光的金属碎块,混杂着能量蚀刻残留物和玩家制造过程中无意间渗入的、难以言喻的群体意志印记。
“启动冶炼炉,设定能量输入……调整为‘不稳定结晶谐波模式’!”白禹的命令通过加密频道直达地下。这是他从“渡星者”号资料库中强行解读出的一种非标准、高风险冶炼模式,通常只用于处理某些剧变星云中的特殊矿物。
冶炼炉发出低沉的嗡鸣,强大的能量场笼罩了输送进来的“星尘结晶”。在足以熔炼战舰装甲的高温下,这些被视为垃圾的废渣并未像普通金属那样熔化,反而开始剧烈地不稳定跳动、发光,内部蕴含的奇异能量与玩家群体的精神印记在高温高压下被强行激发、融合!一股非金非石闪烁着点点星芒的银灰色流体金属,缓缓从冶炼炉的出口流淌而出,注入特制的模具中。
“材料能量亲和性……异常!结构稳定性……极低!预测使用寿命不超过72小时!”薇娅的警告声响起。
“72小时?够了!”白禹毫不在意。他要的不是永恒,而是在那决定性的炮火临头时,挡住那几秒!
与此同时,“蜂巢”战术网络的二级权限开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超过七万名玩家自愿接入了“神经同步辅助模块”。他们被告知这是为了提升制造精度和效率,对抗共同的敌人。接入的瞬间,每个玩家的视野边缘都多了一个代表着自身“神经同步率”的微小进度条,以及一个代表着整体“蜂巢意志”和谐程度的共享虚拟仪表盘。
起初,这个巨大的“生物脑波网络”混乱不堪。数万个独立的思维,带着兴奋、紧张、疲惫、贪婪、甚至开小差想着待会吃什么夜宵的杂念,如同亿万只无头苍蝇在信息通道中乱撞。虚拟仪表盘上的和谐指针疯狂摆动,红色警报频频闪烁。负责解析护盾核心部件的玩家效率不升反降,错误率飙升。
“稳住!所有人,看着你们眼前的蓝图!想象它就是你身体的延伸!想着我们要造出能保护所有人、保护这座城市的护盾!”钱哥的吼声在区域频道炸响。作为核心战斗人员,他此刻也接入网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协调节点。
“想想奖励!紫色称号!LV.30蓝装!前1%的神秘大奖!”【我爱一条柴】则简单粗暴地抓住了玩家的核心驱动力。
白禹也加入了引导。他没有直接干涉具体思维,而是通过信标塔核心,向整个“蜂巢”网络注入了一道清晰、坚定、不容置疑的“意志锚点”——保护灰烬城!这道意志如同黑暗海洋中的灯塔,瞬间为混乱的思潮指明了方向。
数万玩家的思维,开始下意识地向这个锚点靠拢。他们的注意力开始聚焦于眼前的制造任务,杂念逐渐被排除。虽然个体的思维依旧独立,但整体开始趋向一个共同的目标。虚拟仪表盘上的和谐指针,开始艰难地缓慢攀升!30%...40%...50%!
随着和谐度的提升,一种奇妙的共振开始在网络中形成。玩家们的操作变得异常流畅,失误率骤降。解析复杂图纸的速度大幅提升,甚至偶尔会爆发出超越个体的“灵光一闪”,解决掉某个技术难点。整个“蜂巢”制造网络的效率,如同装上了火箭推进器,疯狂飙升!
“动态谐振核心”的制造进入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阶段。这是一个巴掌大小、结构精密到纳米级别的复杂装置,核心是一个需要注入特殊调制信号的能量场发生球。
白禹站在控制台前,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的“械魂之力”全力运转,算力如同汹涌的洪水,冲入“蜂巢”网络,开始捕捉、分析、整合那数万个玩家节点散发出的、已经初步形成共振的“生物脑波”数据流。这不再是简单的思维引导,而是要将这数万份活跃的精神意志波动,提炼、转化、塑造成一种可以用来驱动相位谐振的且具有特定频率和强度的调制信号!
“薇娅!斯黛拉!将‘伊甸之蛇’‘海德拉’级主炮‘九头蛇之怒’的已知能量频率特征波段发送给我!快!”
数据瞬间传来。
白禹眼中闪烁着数据洪流,他像一个在惊涛骇浪中驾驭扁舟的船长,双手在虚拟控制台上化作残影。他将“蜂巢意志”那庞大、混沌、却又蕴含着惊人潜力的精神波动,强行约束、塑形,模拟出对抗“九头蛇之怒”特定频率所需的、动态变化的反相谐振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