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怜见状,顿时花容失色,尖叫道:“不好了!败了!我们败了!”穆提婆在一旁也跟着起哄:“陛下快跑!再晚就来不及了!”高纬被两人一吓,魂都飞了,哪里还顾得上看清楚战局,抱着冯小怜就催马往高梁桥逃去。
“陛下留步!”开府奚长急忙追上来,拉住马缰绳劝谏:“两军交战,半进半退是常事,我军并未溃败,陛下若是一走,军心必乱,那才真的要败了!快回去稳定军心啊!”
高纬勒住马,犹豫起来。就在这时,武卫张常山也从阵前赶来,气喘吁吁地禀报:“陛下放心,我军已经稳住阵脚,阵型完好,围城的军队也没动!您要是不信,可派内参去查看!”
高纬刚想掉头回去,穆提婆却拽了拽他的胳膊,低声道:“陛下别信他们的,万一要是埋伏呢?”冯小怜也红着眼睛,眼泪汪汪地说:“陛下,我怕……咱们还是快走吧……”
看着冯小怜梨花带雨的模样,高纬的心又软了,再也顾不得什么军心、战局,扬鞭一抽,带着冯小怜头也不回地逃走了。
齐军将士见皇帝都跑了,顿时没了斗志,军心大乱。周军趁机发动猛攻,齐军溃不成军,被杀得尸横遍野,光是战死的就有一万多人,盔甲、兵器、粮草扔得满地都是。只有安德王高延宗率领自己的部队,勉强突围撤回了晋阳。
高纬一路逃到洪洞,见周军没追上来,才松了口气。冯小怜定了定神,竟掏出镜子,对着镜子补起了妆,仿佛刚才的大败与她无关。可还没等她补完妆,就听到后面传来“周军追来了”的呼喊,高纬吓得魂飞魄散,抱起冯小怜就跳上马,继续向北逃窜。
路上,高纬突然想起,之前围攻平阳时,他曾想过要是攻克了城池,就封冯小怜为左皇后,还特意派内侍回晋阳取皇后的服饰。巧的是,那内侍正好在半路上遇到了他们。高纬觉得反正周军一时追不上,竟停下马,亲自帮冯小怜换上皇后的礼服,看着她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的模样,还得意地笑道:“爱妃真是天生的皇后命!”冯小怜娇羞地一笑,两人竟在逃亡路上,上演了这么一出荒唐的“封后”戏码。
几天后,周军逼近晋阳。高纬看着城外越来越近的周军旗帜,吓得浑身发抖,哪里还敢守城。他不顾高延宗和文武大臣的苦苦劝谏,留下高延宗镇守晋阳,自己则带着冯小怜、穆提婆等人,趁着夜色打开五龙门,偷偷溜了出去,打算逃到突厥避难。
可他这一逃,随从们顿时没了信心,一路上纷纷散去,到最后只剩下高阿那肱等几十人跟着。穆提婆看着身边越来越少的人,心里打起了算盘:北齐肯定要亡了,不如投降北周,还能混个一官半职。于是,他趁高纬不注意,偷偷溜下马来,转身就向周军的方向跑去。
高纬逃到半路,领军梅胜郎跪在马前,哭着劝道:“陛下,突厥远在天边,且未必肯收留我们,不如回邺城,收拢残兵,再图恢复啊!”高纬这才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又转头向邺城逃去。
穆提婆投降北周后,宇文邕果然很给面子,封他为柱国,还让他兼任宜州刺史。随后,宇文邕又发布檄文,传遍北齐各地,说只要北齐君臣投降,一律既往不咎,还能封官加爵。檄文一传,加上穆提婆的例子在前,北齐的大臣们纷纷倒戈,争先恐后地投降了北周。
高纬在邺城得知穆提婆带头投降,气得浑身发抖,下令把穆提婆的家人全部抓起来处死。可他杀了穆提婆的家人,也挡不住大臣们投降的脚步。曾经权倾朝野的陆令萱,见大势已去,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不等官兵来抓,就服毒自尽了。她到死都没想到,自己费尽心机钻营一生,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
不久之后,晋阳失守,高延宗被俘;紧接着,周军又攻克了邺城。高阿那肱见走投无路,也投降了北周。而高纬,刚逃到邺城郊外,就被周军追上,和冯小怜、太子高恒等人一起成了俘虏。
至此,立国二十八年的北齐,彻底灭亡。
周军入邺城那日,天降寒雨,冲刷着宫墙,也浇灭了北齐最后的气数。高纬被周兵押到宇文邕面前时,吓得浑身筛糠,连头都不敢抬,往日的骄奢淫逸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亡国之君的狼狈。
宇文邕看着他这副模样,或许是为了彰显“仁主”气度,或许是觉得留着他还有用处,竟下旨封高纬为温国公,连带着北齐三十多位藩王,也都给了相应的爵位,安置在长安城内。
高纬得了性命,顿时喜出望外,全然忘了自己早已国破家亡。可他住进赏赐的府邸没几天,就犯了愁,冯小怜被周军单独看管,没在他身边。思来想去,他竟厚着脸皮,备了些薄礼,亲自登门求见宇文邕。
“陛下,臣……臣思念冯氏,还望陛下开恩,将她还给臣吧!”高纬跪在地上,头磕得“咚咚”响,哪里还有半分昔日帝王的尊严。
宇文邕见他为了一个女人如此卑躬屈膝,忍不住嗤笑一声:“温国公倒是痴情。朕平定天下,如弃敝屣,一个妇人罢了,有何舍不得?”当即下令,把冯小怜送回了高纬的府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