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决定帮家里收拾一下客厅。走进客厅,我发现老太太家的客厅有些杂乱无章。尤其是沙发底下,竟然堆积着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看起来十分凌乱。
我不禁心想,这或许是老太太不爱收拾的缘故吧。毕竟,年纪大了,可能不像年轻人那样注重整洁。不过,这也可能是老年人的一种习惯,他们更倾向于保留一些看似无用的物品。
看着这堆乱东西,我有些无奈,但还是决定动手收拾一下。我先把沙发挪开,然后开始清理底下的杂物。有些东西显然已经很久没有用过了,上面布满了灰尘。我一边清理,一边思考着哪些东西可以扔掉,哪些还能继续使用。
在清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老太太可能会用到的东西,比如针线盒、老花镜等。这些东西虽然有些旧,但对于老太太来说可能还是很有用的。于是,我把它们放在了一边,准备等会儿给老太太送过去。
而对于那些已经破损或者不再需要的东西,我则毫不犹豫地扔进了垃圾桶。毕竟,客厅需要保持整洁,不能让这些无用的东西占据太多空间。
经过一番努力,沙发底下终于被我收拾得干干净净。我把沙发放回原位,整个客厅看起来也整洁了许多。虽然收拾的过程有些繁琐,但看到客厅变得整洁有序,我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下午三点,我踏上了前往郑州的火车,心情有些忐忑。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去那个城市,而且还要去一家陌生的公司——大荣共创公司。
当我抵达郑州时,他们已经在车站等候多时了。简单寒暄之后,我便直接跟着他们前往大荣共创公司。
进入公司后,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面有几个男女正忙碌地工作着。在人群之中,有一个人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他的身影在我眼前晃动,让我不禁多看了几眼。突然,我意识到这个人看起来有些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
经过一番思索,我终于想起来了!他竟然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特意约来郑州的李教授!回想起我们相识的经历,那还是在北京大学的时候,我们一起参与了企业班的学习。
然而,当我再次仔细端详李教授时,却发现他比我记忆中的样子要苍老一些。岁月似乎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更多的痕迹,这让我不禁感叹时光的飞逝。毕竟,我们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面了。
我本来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这次见面,心想大家一定会非常热情地迎接我,毕竟我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然而,当我真正到达见面地点时,却发现情况完全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
这个园区的房子可真是够大的啊!据他们所说,光是办公区就足足有四万平米呢,更别说还有培训区和住宿区了。然而,当我亲眼看到这些地方时,却不禁感到有些失望。
办公区虽然宽敞,但里面空荡荡的,连最基本的装修都还没有完成。墙壁还是光秃秃的,地面也只是简单地铺了一层水泥,看起来十分简陋。培训区和住宿区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是一片未完成的景象。
这样的情况让人感觉这个园区就像是一个虚假的庞然大物,外表看起来很壮观,但实际上却缺乏实质内容。它给人的印象就是“假大空”,空有其表,却没有真正的内涵和价值。
他们只是简单地给我倒了一杯茶,然后就一直让我喝茶,并没有太多的交流。除了李教授之外,其他人几乎都没有和我说话,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和不自在。
而李教授则一直在和我谈论建立独立学院的事情,他似乎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不停地向我介绍相关的情况和计划。我虽然也对这个话题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是觉得有些单调和无聊。
更让我感到失望的是,当我提到谁来支付这次见面的差旅费时,李教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放心”,然后就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了。我原本以为他会主动提出承担这笔费用,或者至少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但他的态度却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
当我发出购票信息后,更是发现似乎没有人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我等了很久都没有收到任何回应,甚至没有人告诉我是否已经帮我订好了车票。最后,我实在等不及了,只好自己订了一张火车票。
然而,事已至此,我也不便再多言,只能暂且先落座,与众人闲聊起来。在闲谈之际,我们无意间谈及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创办一所钱学森学院。这绝非易事,其牵涉甚广,诸如规划布局、校址选定、资金筹备等诸多方面,皆需深思熟虑。而在这众多问题之中,最为关键的当属寻觅一方适宜的土地,据初步估算,此地面积至少需达一千四百余亩。
这个数字让我有些吃惊,毕竟这么大的一块地可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而且,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我对这个项目还是充满了期待。毕竟,如果能够成功建立起这个前身学院,将会对当地的教育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