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灵山的晨雾比墨溪镇的更浓,带着山石的冷意,贴在脸上像细冰。我们跟着孟先生往主峰走时,脚下的路已经不能叫 “路” 了 —— 是嵌在崖壁上的栈道,木板朽得发黑,下面就是云雾缭绕的深谷,风一吹,栈道就 “吱呀” 作响,像是随时会断。
“小心脚下,这栈道是百年前的旧物,被寒蚀气冻过,更不结实。” 孟先生走在最前面,手里的脉心锤敲了敲栈道的木桩,锤尖的青光闪过,木桩上的黑紫寒气瞬间淡了些,“蜀地的山多‘脉窍’,精怪就藏在这些窍里,平时不出来,可一旦地脉被扰,它们就会被引出来 —— 尤其是被寒蚀咒染了气,会变得格外狂暴。”
小木抱着灵虫笼,紧紧贴着我,灵虫们的翅膀压得极低,绿光在笼壁上颤个不停,不是怕,是在感应什么。“陈大哥,灵虫说周围有‘好多活气’,在石头里、在树藤里,可是这些活气‘好难受’,像被冻住了一样。”
我握紧手里的竹哨,吹了一声,脉灵鸟从前面的林子里飞回来,落在我的肩头,鸟羽上沾了片泛黑的藤叶,叶尖还挂着细小的冰碴。它对着主峰的方向叫了两声,声音里带着急促,像是在预警。
周玄的玄鸟杖突然亮起来,杖头的蓝光指向右侧的崖壁 —— 那里的岩石上爬满了深绿色的藤条,藤条的缝隙里隐约透出淡紫的光,不是寒蚀气,是种更鲜活的 “妖异气”,却又裹着地脉的暖意,很是奇怪。“这不是普通的藤条,是‘脉灵藤’,是山的‘筋脉’变的,怎么会泛紫?”
苏清月举起护脉鉴邪镜,镜面映出藤条的内部,里面藏着无数细小的光点,是地脉灵的魂息,可光点周围缠着黑紫的寒丝,像把活物裹在了冰里。“是寒蚀咒的‘丝咒’,把灵脉的魂息缠住了,让它们变成了会伤人的精怪 —— 孟先生说的‘妖怪’,就是这些被污染的地脉灵。”
话音刚落,崖壁上的藤条突然动了!像无数条绿蛇般朝着我们扑来,藤尖还长着细小的黑刺,刺上挂着冰碴,一看就带着寒气。孟先生立刻举起脉心锤,锤尖的青光砸在藤条上,“咔嚓” 一声,最前面的藤条断成两截,断口处的黑紫寒气冒出来,却又很快被藤条里的地脉气裹住,重新长了出来。
“别硬砍!它们是地脉的一部分,砍了还会再生!” 孟先生喊道,手里的锤换了个姿势,青光顺着锤柄蔓延,贴在栈道的木桩上,“得净化它们体内的寒蚀丝,让它们恢复本性!”
【第一幕:藤怪拦路知本源,青光净化显温情】
我立刻拔出玄铁剑,将九龙佩的青光注入剑身,剑脊的符文亮起来,青光顺着剑刃扫过扑来的藤条 —— 不是砍,是贴,青光一碰到藤条,上面的黑紫寒气就像化了的冰,顺着藤条往下流,藤条的颜色也从深绿慢慢变回了浅青,不再扑来,反而温顺地缠回了崖壁。
“有用!” 苏清月掏出脉魂草,捏碎后撒在玄铁剑的剑身上,草的青光与剑的光融合,变得更柔和,“脉魂草的气能解寒蚀丝,用剑把气导进地脉灵里就行!”
小木突然指着前面的岩石,那里的石头 “活” 了过来,像块小山般朝着我们滚来,石头的缝隙里也缠着黑紫的寒丝,是 “脉灵石” 变的精怪。灵虫们立刻飞出笼门,绿光在石头周围织成一道网,网里的青光顺着石头的缝隙渗进去,石头滚动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周玄,用玄鸟杖稳住地脉!” 我朝着周玄喊,他立刻将玄鸟杖插入栈道的石缝里,淡蓝的地脉气顺着杖身蔓延,像一张网般罩住周围的崖壁,“孟先生,你知道这些地脉灵的‘主窍’在哪里吗?只要净化了主窍的灵,其他的就能跟着恢复!”
孟先生想了想,指着主峰半山腰的一个山洞:“是‘脉灵洞’!那里是这山的‘心窍’,所有地脉灵的魂息都从那里来。寒蚀鬼肯定在洞里布了寒脉阵的‘子阵’,把主窍的灵缠住了,才让其他灵变了性!”
我们跟着脉灵鸟往脉灵洞走,一路上遇到的地脉灵越来越多:有会飞的 “脉灵蝶”,翅膀被冻成了黑色,飞起来带着寒风;有藏在土里的 “脉灵鼠”,身子裹着冰碴,见人就咬;还有长在树上的 “脉灵花”,花瓣上的黑刺能射出寒气。可只要玄铁剑的青光扫过,它们就会恢复本性,有的飞回林子里,有的钻进土里,有的重新开花,花瓣还泛着淡淡的青光,像是在道谢。
小木的灵虫们忙个不停,绿光落在那些小精怪身上,帮它们清理残留的寒丝。“阿芷姐姐说过,地脉灵是山的‘孩子’,它们不是坏的,只是被欺负了。” 小木摸着一只恢复正常的脉灵蝶,蝶翅的青光落在他的手上,暖暖的。
我看着这些恢复生机的精怪,突然明白孟先生说的 “蜀地多妖怪”—— 哪里是妖怪多,是这山的地脉太灵,灵到能养出护脉的生灵,可一旦邪术师来扰,这些生灵就会变成 “怪物”。我们护脉,不仅要斩邪术师,还要救这些被连累的地脉灵,因为它们也是地脉的一部分,是山的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