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背着粮食、财物和工具,向村子东北方向的林场走去。
去往林场的路上,要经过不少村民的田地。下午的阳光还很明亮,田埂上的老农们看到庄家一大家子搬着行李赶路,顿时议论纷纷。
“你看秀兰他们家,还有大兵他们来帮忙,这是搬行李吧?怎么看着像逃难似的?”
“还真是!秀兰他们家这是要去哪啊?”
“可不就是逃难嘛!被人盯上了,跟遭难有啥区别?”
“什么意思?被谁盯上了?山贼吗?”
“哪来的山贼,这你还不懂?”
“你是说…… 朱家?”
“唉,说起来也佩服秀兰他们家,真是当机立断啊!”
庄家搬走的消息,没一会儿就传遍了整个村子。但秀兰一行人没心思理会这些议论 —— 林场离西岭村其实不算远,就在后山和黑炭山之间的一块凹地里。
那里地形相对平坦,只是因为长满了树木,又离河远,一直没人居住,林中还长着不少竹子。
村里流传着一个说法:以前西岭村一带是没有竹子的。有一次,一个大户人家路过西岭村时,遇上连绵大雨,没法继续赶路,只好在村里临时住了些日子。虽然耽误了行程,但西岭村人的勤劳质朴、和善热情,给大户人家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后来大户人家启程后,才听说原本计划走的那条路闹了山匪,之前同行的商户和路人,不少都被山匪害了。大户人家的老爷觉得自己能躲过一劫,全是靠西岭村的大雨 “救” 了他们,觉得这里是块福地。后来他特意回到西岭村祈福,还在这片山林里撒下了极为珍贵的竹米,希望能保佑这方土地。
要知道,许多竹子要生长五十年到一百年才会开花,而竹子开花,就意味着它的生命即将枯竭,只能靠种子繁殖。可并不是所有竹子开花都能结出竹米,因此竹米极为罕见,史书上都鲜有记载。
也正因难得,竹米还被赋予了神秘色彩 —— 传说中,竹米是凤凰的食物,古有 “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的说法。
只是没想到,竹米在这片山林里生了根、发了芽,多年后长成了一片茂密的竹林。平日里来林场砍柴、休憩的村民,看到这片竹林,都会忍不住赞叹。
一行人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林场。家丰四处打量了一下:林场中间有几座木屋围成一个圈,最中间用石块垒了个圈子,晚上可以在里面生火。只是因为久没人住,木屋有些破败,外围还有些简单的木制护栏。
平日里村民们都是围着林场中心,向四周砍伐树木 —— 一般捡枯木、碎枝当柴烧,只有做家具、工具时才会砍大树,即便是烧火,也只够做饭用。只有到了冬天,万物凋零,才会有人来这里砍树,带回家生火取暖。
庄大兵几人帮忙简单收拾了一下木屋,确认能住人后,便起身告辞了。眼看天色渐暗,静竹几人开始埋锅做饭 —— 这次做得格外丰盛,有面糊糊、肉片菜叶汤,还煮了大米饭。想来是家丰赚回的三两银子给了她底气,终于舍得把大米拿出来了。
香喷喷的大米饭一上桌,顿时勾起了所有人的食欲,家丰也忍不住吃了两碗。幸好静竹做得多,不然恐怕都不够大虎一个人吃的。
吃到大米饭的大虎更是眉开眼笑,没想到来的第一顿饭就能吃到这么好的东西,这可是他很久没尝过的美味了。
与此同时,梁进才家已经点上了油灯。梁进才的跟班黄少民坐在小桌边,喝着茶水,看向梁进才问道:“梁哥,这下怎么办啊?老爷吩咐的是,找个他们家人落单的时候,悄悄把一个娃娃拐走。可咱们跟了这两天,他们出门都成群结队的,中间还下了雨,根本不出门。”
“你问我,我问谁去!” 梁进才没好气地把茶杯往桌上一墩,脸色难看。
黄少民也叹了口气:“唉,就算是两个娃娃一起,只要没人看见,咱们也能下手。可这两天他们走过的地方,总有村民在,根本没机会。”
“现在倒好,他们直接跑了!” 梁进才烦躁地挠了挠头,“田地那边视野那么宽,根本没法偷偷跟着。看他们走的方向,也不知道是去林场了,还是去东岭村了。总不能是去黑炭山或者乌鸦林吧?那不是找死嘛。”
黄少民忽然想起什么,纳闷地问:“对了梁哥,老爷为啥非要拐个娃娃啊?难道还能用娃娃要挟他们?”
喜欢蓝月闪烁之时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蓝月闪烁之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