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旅的指挥部里,灯火通明。
那台老旧的十五瓦电台,成了整个房间的中心。
报务员戴着耳机,十指翻飞,将一份凝聚了整个独立旅未来的电报,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了出去。
电文很长。
里面详细阐述了李逍遥对日军“囚笼政策”的分析,指出了其长期的、毁灭性的危害。
更重要的是,电报用极具说服力的逻辑,完整地陈述了“掏心战术”的构想、可行性,以及它对于打破敌人战略图谋的决定性意义。
电报的最后,是李逍遥的署名,以及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此战,我独立旅愿为全军先锋,虽万死不辞。”
“滴滴答答”的电码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它承载着一个疯狂而大胆的计划,穿过层层封锁,越过千山万水,飞向那个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无数人心中的圣地。
延安。
……
延安,杨家岭。
八路军总部作战室里同样亮着灯。
几位首长正围着一张巨大的华北地图,神情凝重。
日军在华北地区疯狂推行“囚笼政策”的情报,早已摆在了他们的案头。
这个毒辣的阳谋,让所有人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根据地正在被一点点蚕食,军民的活动空间被急剧压缩。
如果不能尽快找到有效的反制手段,整个华北的抗日形势将急转直下。
“鬼子的这一招,是冲着我们的根来的。”
一位首长用烟斗敲了敲地图,语气沉重。
“单纯的破路,已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我们必须拿出一个能打乱敌人全盘部署的方案来。”
就在这时,一名机要参谋拿着一份刚刚破译的电报,快步走了进来。
“首长!晋西北独立旅,李逍遥同志,加急电报!”
“念。”
“是!”
机要参谋清了清嗓子,开始一字一句地念诵电文。
作战室里一开始还很安静。
可随着电文内容的展开,所有人的表情都开始发生了变化。
当参谋念到“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分析时,几位首长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透出赞许。
这个李逍遥,看问题看得很透彻,跟总部的判断完全一致。
而当参谋念到“集中全旅精锐,长途奔袭,直插太原”的“掏心战术”时。
整个作战室里一片寂静。
几位身经百战,指挥过千军万马的总部首长,都被这个天马行空、胆大包天的构想给震住了。
寂静过后,不是质疑,而是一种压不住的兴奋。
“好小子!”
一位首长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这个李逍遥,真是个宝贝!”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灼灼地盯着太原城。
“我们还在发愁怎么砸开鬼子这个乌龟壳,他倒好,直接提着刀子要往乌龟的心窝里捅!”
“这个年轻人,有魄力!”
另一位首长也笑着说道。
“这个战术构想,简直是神来之笔。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直指敌人战略核心。这完全是跳出了游击战的范畴,是用全局的眼光在打战役。”
“我同意。筱冢义男的‘囚笼政策’,看似无懈可击,但它的根基,是建立在我们在根据地被动防御的前提下的。一旦我们主动跳出去,打他的要害,他这个‘囚笼’,就成了绑在自己身上的绳索。”
会议的气氛瞬间被点燃了。
李逍遥的这份电报,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总部原本也正在酝酿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旨在打破敌人的封锁。
但一直苦于没有一个足够有力的突破口。
而李逍遥的计划,恰恰就是这个最完美的突破口。
会议几乎没有经过任何争论,就达成了一致。
“立即给李逍遥回电!”
一位首长拿起铅笔,在电报稿上亲自批示。
“第一,总部完全同意独立旅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胆大心细,切中要害,是打破敌人‘囚笼政策’的关键一步。”
“第二,将独立旅此次行动,正式命名为‘太原外围破袭战’。”
他顿了顿,看向在场的其他将领,语气变得无比坚定。
“第三,这不应是独立旅一次孤立的行动。它应该是一次由总部亲自协调的,波及整个华北的大型战役。”
“命令,晋察冀军区,冀南军区,所有参战部队,在‘太原外围破袭战’发起的同时,对平汉,同蒲,正太沿线的日军据点和交通线,发动全面佯攻和牵制性攻击!”
“我们要让整个华北都打起来,让筱冢义男首尾不能相顾,为独立旅的‘掏心’行动,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第四……”
首长的笔尖在纸上重重一点。
“告诉李逍遥,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整个八路军,都是他坚强的后盾。”
……
晋西北,独立旅指挥部。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