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南京城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中华门,作为城南防御的核心,挖掘的工程量更是重中之重。
楚云飞站在他三五八团的防区城楼上,手里端着一杯已经凉透了的茶。
他的目光越过城垛,看到的不是往日整齐的街巷,而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混乱。
无数的士兵和百姓混杂在一起,喊着号子,挥舞着铁锹和镐头,将一筐筐的泥土从新挖开的洞口里传递出来。
泥土堆满了街道,原本的马路已经看不出模样,整个城市仿佛被从内向外翻了一遍。
一个三五八团的营长走到他身边,脸上带着几分困惑和忧虑。
“团座,咱们的人也都下去挖了。可我这心里头,总觉得不踏实。”
他压低了声音。
“这么个挖法,把部队全部分散开,都钻到地底下去了。这要是鬼子突然发起总攻,咱们连个像样的集结都困难。这仗,还怎么打?”
楚云飞没有立刻回答。
他看着那些埋头苦干的身影,有穿着军装的,更多的是穿着粗布衣服的普通百姓。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正吃力地推着一辆装满泥土的独轮车,车轮在临时铺就的木板上发出吱呀的声响。
一个年轻的妇人,用瘦弱的肩膀扛着一根扁担,扁担两头是沉甸甸的土筐,她的孩子就跟在后面,手里也捧着一块挖出来的碎砖。
所有人的脸上都沾着泥土,汗水在他们满是灰尘的脸上冲出道道沟壑。
可他们的眼睛里,没有了前两天那种等死的麻木。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为了活下去而拼命的劲头。
“命令是死的,人是活的。”
楚云飞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李总指挥这么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执行命令吧。”
那营长点了点头,不再多问,转身下城楼去督促工程了。
楚云飞却放下了茶杯,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信得过李逍遥,尤其是在并肩作战,见识了对方那神乎其神的战术指挥之后。
可信任,不代表没有疑虑。
作为黄埔高材生,德国军事学院的优等毕业生,他所学的一切军事理论,都在向他发出警报。
如此大规模地将作战部队转入地下,放弃地面机动和防御纵深,这在任何一本军事教科书里,都是取死之道。
这已经不是防御了。
这是在把自己活埋起来,把战场的主动权,彻彻底底地交到了日本人手里。
这等于是在告诉日本人,来吧,地面都是你们的了,你们可以从容地选择任何你们想攻击的点,而我们,只能像地鼠一样,被动地等着你们的铁锤砸下来。
固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那门巨炮带来的伤亡。
可战争,不是光靠躲就能赢的。
楚云飞越想,心里的不安就越发强烈。
他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带着自己的弟兄们去挖洞等死。
他必须搞清楚,李逍遥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把防务暂时交给副团长,楚云飞跳上一辆吉普车,径直朝着独立旅的临时指挥部开去。
地下指挥部里,空气比地面上还要闷热。
李逍遥正站在一个巨大的沙盘前,手里拿着一根指挥棒,在他身边,围着独立旅和工兵营的几个核心技术军官。
看到楚云飞进来,李逍遥只是抬了下眼,示意他稍等。
“不行,这个连接点的角度太大了。”
李逍遥用指挥棒点着沙盘上的一处。
“一旦被炮火封锁,这里会形成人员拥堵,一个都跑不掉。给我改成缓坡,再多开两个备用出口。”
“还有这里,野战医院的位置太靠近主交通干道,必须往后挪五十米。另外,在医院和弹药库之间,必须挖一道至少五米厚的隔离带,用石头和水泥给我填实了。”
他一道道命令下达得又快又急,那些工兵军官们一边记录,一边不住地点头,额头上全是汗。
等把所有技术细节都交代完,李逍遥才挥手让众人散去,转头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楚云飞。
“云飞兄,看你这脸色,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楚云飞没有客套,他走上前,目光直视着李逍遥的眼睛。
“逍遥兄,我不是来问难题的,我是来问一句,你这到底是打的什么仗?”
他的语气很严肃,甚至带着一丝质问的意味。
“你让全城的部队都去挖洞,把所有的防御重心都转到地下。这固然能减少炮火的伤亡,可然后呢?”
楚云飞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心中的疑虑在这一刻尽数倾泻而出。
“我们也将因此彻底丧失地面的机动性,丧失所有的战术纵深,把进攻的主动权,完完整整地交到了日本人的手上。”
“这不是防御,逍遥兄。”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这是在等死。”
李逍遥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将目光重新投向了那个巨大的沙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