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振邦现在手握着两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根本就不稀罕这些黄金了,但事情必须做,看谁不爽就搞谁,是他重生以来的执念。
他要的是平衡,谁冒尖儿就打压谁,让这个世界处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中发展是最合理的。
只是在对方没有破坏规矩的前提下,自己尽量也按照现有的规矩范畴内行事。
自己这惊世骇俗的金手指,能晚一天暴露更好。
若真的有一天大白于天下,到时就一不做二不休,彻底翻脸又如何?
自己的空间正在逐渐的增长扩大。
他相信如果自己强行把蓝星上所有的人类都吸进空间,这里一定会成长成为和外面世界一样广袤的世界。
自己逐渐的层层过滤,一点一点的把精英人类全都掳进自己的空间。
在那里建设一个更加完美无瑕的世界,岂不美哉?
自己的世界里目前已经拥有蓝星上顶尖的科学家数千人。
加上他们的家属,以及配套的生活设施,工作人员等等。
空间的人口已经无限接近5万人了。
就是说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已经有5万蓝星人类提前过上了千禧年的生活水平了。
在这里没有战争,没有疾病,纯粹的人活着一定非常幸福。
那些纯粹的科学家们,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钻研自己的学问。
并把它化成生产力,快速的入进现实生活中。
在他的空间里不用考虑政治因素,不用为了科研经费捉襟见肘而低下骄傲的头颅。
甚至改变自己的初衷,无奈忍痛的把自己打算造福人类的科学技术,送给野心家们变成杀戮同类的武器。
这里也没有野心家,在武振邦神识的明察秋毫下,所有的阴谋诡计就如同黑暗中的萤火虫一样闪亮。
这里不需要法律,所有的纠纷都由武振邦一言而决。
谁对谁错,武振邦心神一扫就看得明明白白,这里简直就是人类的完美世界。
武振邦站在空间边缘的山坡上,望着脚下那片规整有序的建筑群,嘴角噙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远处的工厂区正传来低沉的机器轰鸣,那是空间里的科学家们刚调试好的精密车床在运转,而住宅区的草坪上,几个孩子正追着蝴蝶奔跑,笑声清脆得像风铃。
空间的各项指标:能源储备足够支撑十年无间断运转,粮食自给率突破120%,新研发的抗生素已经完成第三轮临床试验……
当然这些都是给外面世界的人准备的,在自己这一方天地里,任何哪怕细小的病毒都逃不过自己的监控。
这些数据只要他愿意都会清晰的显示在他的脑海里。
他的神识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轻轻覆盖住整个空间。
5万人的呼吸、心跳、甚至细微的情绪波动都清晰可辨:
东边实验室里,老教授正为一个物理模型的突破而激动得手抖;
西边农场里,农学家们在讨论新培育的稻种产量;
住宅区的厨房里,年轻的妻子正哼着小调给孩子准备辅食。
没有争吵,没有焦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踏实的平静,这种平静是他在外界从未见过的。
“振邦”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秦若雪。
“可控核聚变的小型化装置已经组装完成,预计下周可以进行首次试运行。”
武振邦接过报告,指尖划过纸页上密密麻麻的公式,这些字符在他眼里如同活物,跳跃着勾勒出未来的轮廓。
“安全系数再提三个百分点。”他头也不抬地说,“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不能有任何闪失。”
秦若雪点头应下,又补充道:
“昨天收到外界的消息,欧洲那边的流感变种又开始蔓延了。咱们空间里的疫苗生产线是不是该再扩产一些?万一……”
“没有什么万一。”
武振邦打断秦若雪的话,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空间内的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包括致命的病毒。
倒是外界那些实验室,你盯紧些,但凡有研究方向跑偏到生物武器上的,我会把相关人员‘请’进来。”
秦若雪轻轻的嗯了一声,上前温柔的拉着武振邦的手问道:
“刚刚在想什么?我看你怔怔出神的样子”
武振邦望着可控核聚变试验区的首席科学家,塔姆和萨哈罗夫忙碌的身影。
想起三年前把这两位老教授从战火纷飞的异国实验室带进来时。
老迈的塔姆教授怀里还紧紧抱着几箱实验数据,眼里满是对人类未来的绝望。
而现在,那双眼眸里重新燃起了光,这种光,在空间里的每个人眼中都能看到。
他缓步走下山坡,穿过一片种植着奇异作物的试验田。
这些作物是空间里的生物学家用基因技术改良的,既能在盐碱地生长,又能富集微量元素。
再过半年,第一批种子就会通过合理渠道送回外界,悄悄改善那些贫瘠土地的收成。
这便是他为现实世界埋下的伏笔——不张扬,却细水长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