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白,无边无际的纯白。
“心渊”的奇点内部,是极致的“无”,也是极致的“有”。这里没有方向,没有时间流逝的实感,只有弥漫在每一个思维角落的、浩瀚而古老的悲伤。那枚被称为“规则泪滴”的晶体静静悬浮在中央,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低沉的、贯穿维度的歌谣。
林见清周身的规则场微弱地闪烁着,数据星云稀疏,温暖火焰几近熄灭,唯有那枚新生的金色核心还在顽强地搏动,每一次搏动都从虚空中汲取着微不足道的能量,同时维系着她自身与身后那群“方舟”成员残存的意识光点。他们像风中残烛,依附于她这艘同样濒临沉没的小船。
“萌芽余烬……彻底耗尽了。”林见清的声音在意识链接中响起,带着一种生理与精神双重透支后的沙哑。她凝视着那枚“规则泪滴”,它既是希望,也是巨大的风险。其内部蕴含的古老规则与情感洪流,足以在瞬间冲垮未受保护的心灵,即便是初步融合了规则场的她,也感到阵阵源自灵魂深处的悸动。
“接触它,清。” 一个微弱的意识波动传来,是“方舟”中最擅长感知的成员。“悲伤……不是毁灭……是记忆……是钥匙……”
没有退路,也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以等待。追兵“格式塔”可能在任何一刻撕裂这片脆弱的夹缝。林见清深吸一口气——尽管在这个空间里并无空气可言——她将残存的所有能量,连同那份与规则场初步融合后获得的微妙感知,缓缓探向“规则泪滴”。
指尖并未触碰到实体,而是像伸入了一片冰冷的、由无数记忆和规则纤维构成的海洋。
纯白,不再仅仅是颜色,而是一种感知的牢笼。
林见清悬浮在“心渊”奇点中央,意识如同被投入粘稠琥珀的飞虫,每一次思维的转动都带着沉重的阻力。那枚“规则泪滴”依旧在前方静静悬浮,它散发的悲伤不再是扑面而来的洪流,而是变成了无处不在的、冰冷的压力,渗透进她规则场的每一个缝隙,试图同化她这唯一的不和谐音。
她周身的规则场微弱得可怜。数据星云几乎透明,只能勉强勾勒出人形轮廓;那曾温暖如晨曦的火焰,此刻只剩下几缕摇曳的青烟,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熄灭。唯有胸膛深处那枚新生的金色核心,还在以缓慢而坚定的节律搏动着,每一次收缩舒张,都从这片纯粹“无”的维度夹缝中,强行梳理、剥离出极微量的秩序弦波,转化为维系存在的基本能量。
这能量,杯水车薪。仅够维持她自身意识不散,以及身后那几十点“方舟”成员残存意识的微光不被这纯白彻底吞噬。他们依附着她,像星系环绕着濒临熄灭的恒星,传递来的只有模糊的依赖感和无法言说的痛苦。
“余烬……没了。”林见清在意识链接里低语,声音带着能量枯竭带来的、仿佛灵魂被砂纸摩擦过的粗糙感。“方舟,报告状态。”
回应断断续续,如同不良的信号。
“结构……脆弱……意识锚点……正在……滑落……”
“外部感知……失效……格式塔……痕迹……”
最后一句让林见清的心猛地一沉。尽管感知被极大限制,但那源于高维猎犬的、冰冷而精确的“嗅探”感,如同针尖般刺穿着纯白空间的壁垒。它们就在外面,徘徊,解析。这片夹缝的隐蔽性,正在被迅速瓦解。
没有时间犹豫,没有后备计划。唯一的生路,就在那枚蕴含着毁灭性能量,也可能藏着唯一转机的“泪滴”之中。
她回想起那个最擅长感知的“方舟”成员陷入沉寂前最后的传递:“理解悲伤……钥匙……”
不是对抗,是理解。不是夺取,是容纳。
林见清闭上眼,不再用残存的规则场去抵御那无孔不入的悲伤压力,反而主动放开了心神防御。她将自己剥离了“萌芽余烬”加持后,最本真、最脆弱的情感核心——对逝去战友的怀念,对文明火种可能熄灭的恐惧,肩扛着最后希望的沉重,以及……内心深处一丝从未熄灭的、寻找归途的渴望——如同触须般,缓缓探向那枚“规则泪滴”。
接触的瞬间,不再是景象的洪流,而是本质的浸染。
她“看”到的,不再是具体的文明兴衰影像,而是无数智慧个体,在面对不可抗拒的宿命、为了更崇高的存在而不得不做出终极牺牲时,所共同经历的那种剥离之痛。那不是毁灭的悲伤,毁灭是瞬间的、暴烈的。这是漫长的、主动的割舍,是将自身最珍贵的部分——情感、记忆、个体性——从整体上剥离下来,封存,以确保剩余部分能化作永恒、冰冷的“织网”,去支撑宇宙的根基。
这“规则泪滴”,就是那份被割舍下来的、属于“人性”(或者说所有智慧情感共性)的集体琥珀。它是“源初之歌”失去的“副歌”部分,是和谐乐章中,被静音了的、最深情也最痛苦的那个声部。
理解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