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府衙内,户部侍郎刘景明端坐在主位上,神态威严。
朱衡跟着李成梁走进大厅,心里暗暗打量着这位钦差大臣。刘景明约莫五十岁年纪,面容清瘦,双眼精光闪烁,一看就不是好对付的角色。
“下官李成梁,参见刘大人!”李成梁上前行礼。
“免礼!”刘景明摆摆手,目光却落在了朱衡身上,“这位就是代王殿下吧?”
“正是,草民朱衡见过刘大人。”朱衡也上前行礼。
“草民?”刘景明眉毛一挑,“殿下可是皇室宗亲,怎能自称草民?”
朱衡心里一紧,这老狐狸一上来就给自己下套!
“在刘大人面前,草民不敢妄称殿下。”朱衡谦虚地回答。
刘景明点点头,似乎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听说殿下今日大败鞑靼,为国立功,可喜可贺啊!”
“都是李总兵指挥有方,草民只是略尽绵薄之力。”朱衡继续保持谦逊。
“略尽绵薄之力?”刘景明冷笑,“据本官所知,这次战斗全靠殿下的燧发枪才能大获全胜。这燧发枪,可不是什么绵薄之力啊!”
朱衡心里暗骂:果然是冲着燧发枪来的!
“刘大人过奖了,燧发枪只是草民的一点小发明,上不得台面。”朱衡装作不在意。
“小发明?”刘景明站起身来,“能让三千鞑靼精锐溃不成军的武器,还叫小发明?”
朱衡感受到了压力,但表面依然镇定:“刘大人,草民确实只是想为朝廷分忧而已。”
刘景明走到朱衡面前,上下打量着他:“为朝廷分忧?那为什么不上报朝廷,而是私自制造?”
这个问题很尖锐!朱衡心里快速思考着对策。
“回刘大人,草民确实有此打算。”朱衡从怀里掏出那份奏折,“这是草民准备上奏皇上的折子,请刘大人过目。”
刘景明接过奏折,仔细阅读起来。朱衡紧张地等待着,生怕露出什么破绽。
看完奏折,刘景明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这份奏折写得不错,确实有为国为民之心。”
朱衡心里松了一口气,但知道考验还没结束。
“不过…”刘景明话锋一转,“本官还是有些疑问。”
“刘大人请说。”朱衡做好了心理准备。
“据本官了解,殿下以前并无发明创造的经历,怎么突然就能制造出如此精妙的武器?”刘景明眼神锐利。
朱衡心里咯噔一下:这个问题最难回答!
“刘大人,草民自小就喜欢琢磨这些奇技淫巧,只是以前没有机会实践而已。”朱衡硬着头皮回答。
“奇技淫巧?”刘景明冷哼,“殿下可知道,奇技淫巧这四个字,在朝廷中可不是什么好词?”
朱衡心里暗骂:这老狐狸真是句句带刺!
“刘大人教训得是,草民用词不当。”朱衡连忙道歉。
这时,林婉清突然开口了:“刘大人,据在下观察,朱王爷确实有发明天赋。”
刘景明看向林婉清:“哦?林公子有何见解?”
“在下一路跟随朱王爷,见他发明了不少实用的物品。”林婉清说着,示意王五把那些“发明”拿出来。
望远镜、改良火折子、精密指南针…这些东西再次展示在刘景明面前。
刘景明拿起望远镜,对着窗外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个…确实精妙!”
“刘大人,这些都是朱王爷的发明。”林婉清继续说道,“可见王爷确实有此天赋。”
朱衡心里有些意外:这个林婉清怎么突然帮自己说话?
刘景明放下望远镜,若有所思地看着朱衡:“殿下,这些发明都是何时制作的?”
“陆陆续续制作的,有些是最近才完成。”朱衡回答。
“最近?”刘景明追问,“多最近?”
朱衡心里紧张,但表面依然镇定:“大概…半年前开始的。”
“半年前?”刘景明眼神一亮,“那正好是殿下财政困难的时候吧?”
这个问题太尖锐了!朱衡感觉自己快要被逼到墙角了。
“确实如此。”朱衡只能实话实说,“草民当时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想通过发明创造来改善情况。”
“穷则思变?”刘景明若有所思。
“正是如此。”朱衡点头。
刘景明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道:“殿下,你可知道私造兵器是什么罪名?”
朱衡心里一震:来了!这就是他们的杀手锏!
“刘大人,草民制造燧发枪是为了抵御外敌,并非私造兵器!”朱衡据理力争。
“为了抵御外敌?”刘景明冷笑,“那为什么不先上报朝廷?”
“草民…草民是想先验证效果,再上报朝廷。”朱衡找借口。
“验证效果?”刘景明步步紧逼,“那现在效果验证了,殿下打算如何?”
朱衡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草民愿意将燧发枪的制造技术无偿献给朝廷!”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李成梁瞪大眼睛:“王爷,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