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坐满了果城商界的头面人物,气氛却不像往常那般热络,反而透着几分微妙的紧绷。会长许晴坐在主位,一身干练的藏青色套装,衬得她气场愈发强大。她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众人,尤其在几位近期与境外资本往来密切的企业家脸上稍作停留。
“各位老总,”许晴开口,声音清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力,“今天请大家来,是想聊聊近期咱们果城,特别是高新区,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机遇。”她刻意用了“机遇”这个中性词,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许会长说的是那些境外来的投资基金吧?”一个做建材起家,近年试图转型互联网+的刘总率先接话,语气带着几分兴奋,“这可是好事啊!说明咱们果城的发展潜力被国际资本看中了!我那家搞智慧物流的小公司,前几天也接到了一家叫什么‘环球视野’基金的投资意向书,估值给得相当不错!”他言语间不乏炫耀之意。
旁边一位从事传统制造业的王总却皱起眉头:“老刘,你别光看估值高。我听说这些外资条件苛刻得很,对赌协议、董事会席位一样不少,搞不好就是想来摘桃子的。咱们辛辛苦苦把企业拉扯大,别最后替别人做了嫁衣。”
“王总这话有点保守了嘛,”另一位李总插话,他名下有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正在寻求B轮融资,“资本逐利是天性,只要能帮我们把企业做大做强,引入些外部力量也未尝不可。关键是我们要会谈判,守住底线。”
会场内顿时议论纷纷,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应该敞开怀抱;另一派则持谨慎观望态度,担心引狼入室。
许晴安静地听着,指尖轻轻点着桌面。她心想:林峰判断得没错,宋清河的资本攻势已经开始在商会内部制造分歧和焦躁情绪。必须稳住局面,不能自乱阵脚。
待议论声稍歇,她才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分量:“各位的担忧和期待,我都理解。资本本身无善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与之共舞。”她顿了顿,目光扫视全场,“正如王总所言,守住底线是根本。这个底线,就是企业的控制权、核心技术的自主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而不是被短期估值绑架。”
她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提起:“说到估值,我最近倒是听说一家不错的公司,叫‘磐石科技’,搞低空安防的,技术很有特点,管委会那边似乎也挺看好这个方向。听说他们也在接触资本,但姿态就很稳,坚持技术主导,对资本的选择相当挑剔。”
她故意将“磐石科技”和“管委会看好”轻描淡写地抛出,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那位刘总忍不住问:“许会长,这‘磐石科技’什么来头?管委会真的重视?”
许晴微微一笑,掌握着节奏:“来头嘛,就是一家扎扎实实做技术的公司。至于管委会的态度,我相信林峰书记和高新区领导班子的眼光,他们重视的,必然是符合新区长远发展规划、有真材实料的企业。”她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却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她继续引导话题:“所以,面对当前这股资本热潮,我们商会更应该发挥平台作用。我建议,由商会牵头,组建一个临时的‘资本对接顾问小组’,邀请一些真正的金融、法律和技术专家,帮助会员企业,尤其是中小科技企业,去甄别资本意图,评估投资条款,谈判合作条件。目的是帮助大家,在拥抱资本的同时,更能驾驭资本,而不是被资本驾驭。”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特别是那些心中没底的中小企业主。
许晴趁热打铁:“同时,我们也要主动向管委会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和诉求。我准备近期约见林峰书记,就如何优化新区投融资环境、加强引导与服务进行沟通。我们要让管委会知道,我们商会企业欢迎的是共赢的、健康的资本,共同维护好新区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
她一番话,有理有据,既安抚了躁动者,也团结了谨慎者,更巧妙地将“磐石科技”这颗棋子摆上了台面,引导了会内舆论走向。心想:林峰,你要的商会稳定和舆论引导,我这边已经初步控住场。接下来,就看“磐石科技”这颗棋子,能吸引多少火力了。
---
宋清河听着助理汇报果城商会会议的情况,脸色阴沉。
“许晴这个女人……果然跳出来搅局!”他冷哼一声,“组建顾问小组?帮企业甄别资本?哼,说得冠冕堂皇,不就是想给我们设置障碍吗?”
他心想:林峰在果城的根基,确实比想象的深。许晴的商会,赵悦的笔,都是他的助力。不过,商人重利,只要利益足够大,我不信商会里所有人都能忍住不动心。
“我们接触的那几家果城企业,反应如何?”他问。
助理回答:“刘总那边意向很强,几乎没什么抵抗。李总态度比较暧昧,想再看看。王总那边……明确拒绝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