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夜的雪下得绵密,云狄的屋檐都被压成了弯月形,“共暖堆”的火燃到后半夜,剩下的炭火像颗颗红玛瑙,在雪地里映出圈暖光。栓柱往火里添了把茶枝,火星子“噼啪”炸开,溅在他的护腰上,烫得他往旁边缩了缩,后腰的疤突然抽疼起来,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下。
“咋了?”林晚秋提着药篮走过来,篮里的艾草还带着灵泉的潮气,“是不是疤又疼了?我给你灸灸。”她往火边凑了凑,火光照亮她鬓角的碎发,沾着点雪沫子,像落了片白花瓣。
栓柱刚要摇头,后腰的疼突然变重,疼得他额头冒冷汗,手指不自觉地往护腰上抓,却被林晚秋按住手。“别动,”她的指尖带着艾草的温,轻轻按在疤边的皮肤上,“你这是紧张过头了,气血瘀在里面,得松松劲,就像药圃里的土,板结了可长不出好草。”
她的手指在他后腰上慢慢打圈,力道轻得像风吹过茶苗,疼意竟真的慢慢散了,只剩下暖烘烘的麻,像被灵泉的水雾裹住。栓柱低着头,看见她袖口露出的手腕上,有道浅褐色的疤,是上次为了救盐穗爹,被滚落的盐石划的,他突然想起外婆药经里的话:“医者指尖有光,能驱疼,能暖寒。”
“好了,”林晚秋收回手,往火里添了把艾草,“等会儿出发时,把这个带上。”她往他手里塞了个布包,里面是灸好的艾草饼,暖乎乎的,“揣在护腰里,能护住气,比啥护身符都管用。”
栓柱把布包往护腰里塞,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背,像触到块温凉的玉,两人都往回缩了缩,空气里突然有点静,只有炭火“滋滋”的响,像谁在偷偷笑。桥生举着个盐晶灯笼跑过来,灯笼上的“药”字被火光映得发红:“栓柱哥,陆长官让你过去呢,说要出发了!”
陆承宇站在“救命桥”上,身后跟着刀疤脸和五个兵卒,每人背着捆用油布包好的硝石,刀柄上都缠着茶枝,像串绿色的穗子。雪落在他们的军帽上,很快积成层白,却没人拍,都盯着鹰嘴崖的方向,那里的雪雾里,偶尔闪过点灯笼的光,是黑风寨的岗哨。
“都记着路线了?”陆承宇的声音在雪夜里格外清,“从矿洞废巷道走,穿过暗河支流,在水帘洞西侧的缺口动手,动静要小,像采血珠草那样,别惊动了蛇虫。”他往栓柱手里塞了个盐晶哨子,“有事就吹这个,长声是顺利,短声是遇险,我在暗河对岸接应。”
栓柱把哨子往怀里揣,指尖碰到贴身的机关图,油布的糙磨得他心口发紧。“俺记着了,”他往兵卒们手里分薄荷糖,“含着这个,能醒神,也能压着喘气声,别像上次采景天,呼哧呼哧的,老远就被山雀发现了。”
孩子们站在晒盐场边,手里举着盐晶灯笼,像排小灯笼树。盐穗往栓柱兜里塞了把炒盐豆,说:“这是俺娘炒的,咸中带脆,能顶饿,就像‘共田’的茶苗,看着瘦,却经得住冻。”石头往他手里塞了块血珠草的根,红得像块玛瑙:“俺听老秀才说,这草能壮胆,你带着!”
栓柱把盐豆和草根往兜里揣,突然觉得怀里鼓鼓囊囊的,全是暖,像揣了个小太阳。陆承宇往他肩上拍了拍:“走吧,记住,咱们是去拔毒草,不是去拼命,护好自己,才能护好云狄。”
矿洞的废弃巷道里黑得像泼了墨,盐晶灯笼的光只能照见眼前三尺地,脚下的碎石子“哗啦”响,像有什么东西跟着。栓柱走在最前面,手里的茶枝拐杖在地上敲着,“笃笃”的声在巷子里荡开,能听出前面有没有岔路,这是他爹教的,说“石头会说话,听着点准没错”。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面突然传来“滴答”的水声,是暗河支流到了。刀疤脸往墙上凿了个火把,火光里,河面结着层薄冰,冰下的水泛着绿,像块流动的玉。“按计划,”陆承宇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栓柱带两个人炸缺口,我带剩下的守住退路,记住,炸完就撤,别贪多。”
栓柱解开硝石捆,油布散开时,带着茶籽粉的香,他往暗河的冰面上铺,手指冻得发僵,却记得爹说的“硝石要松,茶籽要匀,像撒种子,密了稀了都不成”。刀疤脸往冰面上凿了个小坑,把引信埋进去,引信上缠着浸了茶油的布,能烧得慢些。
“好了,”栓柱往引信上划了根火折子,火苗“腾”地窜起来,像条红色的小蛇,“撤!”他转身要走,后腰的疤突然又疼起来,疼得他往冰面上跪了下,手掌重重按在冰上,冰面“咔嚓”裂了道缝,像张要咬人的嘴。
“小心!”林晚秋不知啥时跟了来,手里还提着药篮,她扑过来想拉栓柱,却被他反手一推,两人都往旁边倒,她的额头撞在他的下巴上,疼得“哎呀”一声,他的护腰撞在冰棱上,艾草饼掉了出来,滚到冰缝边。
就在这时,引信“嘶嘶”地烧到了头,硝石“轰隆”一声炸响,冰面裂开道大口子,暗河的水“哗啦啦”涌出来,像条刚睡醒的龙。栓柱顾不上疼,把林晚秋往身后拉,水花溅在他们身上,凉得像刀割,他突然发现她的药篮掉在水里,里面的血珠草被冲得打转,像颗颗小红灯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