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一早,阿里打来电话,声音透着爽朗:“李哥,张哥,空调全装完了!工人说你们的设备给力,制冷快得很,学校的老师都夸呢!”
李朴和张田正在民宿院子里喝茶,闻言对视一眼,都笑了。张田放下茶杯,对着电话喊:“太好了!辛苦你们了,等回去请你吃饭!”
挂了电话,张田伸了个懒腰:“活儿干完了,总算能彻底放松了!咱在桑岛多待几天,把这岛上的好地方都逛遍!”
“听说努圭海滩不错,没那么多游客,海水还特别蓝。” 李朴早就打听好了,从石头城到努圭海滩,坐车只要一个小时,是当地人常去的 “秘密海滩”。
两人简单收拾了行李,装着泳衣、毛巾和防晒霜,就拦了辆出租车往海滩赶。
车开出石头城,路边的风景渐渐变了。石头房子变成了低矮的茅草屋,成片的椰子树在风中摇曳,偶尔能看到牛羊在路边悠闲地吃草,空气里满是草木和海水的清香。
“快到了!” 司机突然指着前方,语气带着几分自豪。
李朴和张田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瞬间愣住了。
远处的海滩像一条白色的绸带,铺在蓝色的大海边。海水不是普通的蓝色,而是透着淡淡的绿,像极了传说中的 “蒂芙尼蓝”,在阳光下泛着温柔的光泽,一眼望不到边。
“这海,也太好看了吧!” 张田推开车门,忍不住惊叹,脚下的沙子细软得像面粉,踩上去没一点声响。
李朴也下了车,蹲下身,伸手摸了摸海水。冰凉的海水漫过指尖,带着一丝清甜,低头往下看,能清晰地看到海底的细沙和游动的小鱼,海水清澈得像块透明的玻璃,连水下十几米的珊瑚都看得清清楚楚。
“比国内的海滩干净多了,还没那么多推销的,舒服!” 李朴站起身,深吸一口气,海风带着咸味,却没有一点腥味,反而格外清新。
海滩上人不多,零星几个当地人躺在草编的垫子上晒太阳,还有几个小孩在浅水区追着浪花跑,笑声清脆得像风铃。没有国内海滩常见的遮阳伞、沙滩椅租赁摊位,也没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只有海浪拍打沙滩的 “哗哗” 声,安静得让人心里发空。
两人找了块没人的地方,铺好毛巾坐下。张田脱掉鞋子,把脚伸进海水里,舒服得眯起眼睛:“这才叫度假嘛!在达市天天忙生意,脑子都快转不动了,在这儿待着,啥都不用想,太惬意了。”
李朴也学着他的样子,把脚伸进海水里。小鱼好奇地凑过来,在脚边蹭来蹭去,痒痒的,他忍不住笑出声:“这里的鱼都不怕人,太有意思了。”
不一会儿,一个当地小伙背着浮潜装备走过来,笑着问:“两位先生,要浮潜吗?海水清,能看到好多珊瑚和鱼,只要 先令一人。”
张田眼睛一亮,转头看向李朴:“玩不玩?咱在国内也没浮潜过,试试!”
李朴点点头,两人跟着小伙去海边的小木屋换装备。潜水面罩、呼吸管、脚蹼,虽然看着简陋,却很干净。小伙耐心地教他们怎么用呼吸管换气,怎么踢脚蹼,“别怕,这一片水浅,很安全,跟着我就行。”
走进海里,海水从脚踝漫到胸口,冰凉的触感驱散了阳光的燥热。李朴戴上面罩,咬着呼吸管,慢慢低下头。
一瞬间,他像闯进了另一个世界。
海底铺着细细的白沙,像撒了一层碎钻,在阳光下闪着光。五颜六色的珊瑚丛立在沙地上,有的像 树枝,有的像盛开的花朵,还有的像鹿角,形态各异。一群群小鱼在珊瑚间穿梭,有带着条纹的小丑鱼,有通体金黄的蝴蝶鱼,还有身上闪着蓝光的雀鲷,它们一点都不怕人,甚至会好奇地围着李朴转圈。
“哇!” 李朴忍不住发出惊叹,却忘了嘴里咬着呼吸管,呛了一口海水,咸得他直皱眉。
张田在旁边看到了,忍不住笑:“慢点,别激动!你看那边,有个大贝壳!”
李朴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一只巴掌大的海螺趴在珊瑚上,外壳带着褐色的花纹,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他想伸手去碰,却被小伙拦住:“别碰,有些贝壳里住着寄居蟹,会夹手。”
两人跟着小伙往深海处游了游,海底的景色更丰富了。一条半米长的海鳗从石缝里探出头,又飞快地缩了回去;几只海星趴在珊瑚上,颜色鲜红,像落在海底的星星;偶尔还能看到海龟慢悠悠地游过,背着厚厚的壳,姿态笨拙又可爱。
李朴一边游,一边盯着海底,眼睛都看不过来了。他从来没想过,海底会这么美,没有污染,没有垃圾,像被上帝精心布置过的花园,每一处都透着原始又纯粹的生机。
不知不觉,浮潜了一个多小时。两人回到岸边,累得瘫在毛巾上,却还在兴奋地聊着海底的景色。
“刚才那条海龟也太淡定了,我离它那么近,它都不躲!” 张田喝着椰子水,手里还把玩着从海边捡的小贝壳,“回去的时候,得多捡点贝壳,给刘景带回去,让他也见识见识桑岛的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