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寂使者”…“黑暗吞噬者”…
这两个称谓所代表的未知威胁,如同无形的阴云,笼罩在刚刚经历恶战、尚未完全恢复元气的星火同盟上空。与秩序文明那种目标明确、逻辑清晰的征服欲不同,这种基于宇宙规律本身的、仿佛背景噪音般缓慢却无可阻挡的“清理”机制,带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源于存在本身的寒意。
“归环之心”指挥中心,气氛比面对秩序堡垒时更加凝重。
“与‘微光菌群’的稳定连接建立失败。”李瑾的声音带着挫败感,“信号衰减得太快了,它们的集体意识正在迅速消散,只能捕捉到一些越来越微弱的碎片。”
那些信息碎片断断续续,如同垂死者的呓语:
【…光…在逃离…色彩…在褪去…记忆…被抹平…】
【…它们…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不是攻击…是…遗忘…】
【…回家…我们想…回家…回到…星云的…摇篮…】
没有硝烟,没有战舰,只有一种万物归于死寂的、令人窒息的平静描述。
“根据流光族持续监测,那个规则涟漪的源头,正在向‘微光菌群’所在的‘暮色星云’方向移动,速度恒定得可怕,仿佛不受常规物理规律约束。”赵毅盯着星图,上面代表涟漪源头的模糊光点,正以一种近乎绝对直线的轨迹,缓慢而坚定地切入那片原本就黯淡的星域。
“不能再等了。”陆沉的声音通过远程连接传来,他依旧在青藏疗养院,但意识已完全投入到这场新的危机中。“我们必须知道那到底是什么。组织侦察队,规模要小,速度要快,隐蔽性要高。任务目标:潜入‘暮色星云’边缘,近距离观测‘熵寂使者’,尝试与任何可能的‘微光菌群’残存意识建立联系,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立刻撤回。”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任务。对手是连星灵族都只有模糊记载的宇宙现象级存在,其危险性完全未知。
“我去。”陈涛率先开口,目光坚定。
“不,你留在地球协调全局。”赵毅否定道,“我去。前线指挥我更有经验。”
“你们都留下。”陆沉打断了他们的争论,“这次任务,需要的是极致的隐匿和对规则变化的敏锐感知,不完全是战斗。让‘幽影’小队去。”
“幽影”小队,是星火同盟成立后,由流光族精英意识体、晶语者顶尖潜行者以及少数拥有特殊隐匿天赋的人类觉醒者组成的特种侦察单位。他们擅长利用规则缝隙进行潜行,是同盟最锐利的“眼睛”。
最终,由一名代号“夜枭”的、对能量衰变极其敏感的人类觉醒者担任队长,带领两名流光族意识和一名晶语者潜行者,搭乘一艘经过特殊改造、大量运用了星灵族隐匿技术和森罗族拟态生命外壳的小型侦察舰“谛听号”,悄然驶离太阳系,向着遥远的“暮色星云”进发。
航行是漫长而压抑的。越是靠近目标星域,周围的宇宙环境就越发显得“苍老”。恒星的光芒变得稀疏而黯淡,星云不再绚烂,只剩下灰蒙蒙的、仿佛蒙尘的纱幔。空间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感,连超光速航行都似乎变得比往常更加费力。
“检测到背景辐射能级正在持续缓慢下降”“谛听号”内,夜枭看着监测数据,眉头紧锁,“不是能量被吸收,更像是能量本身的‘活性’在降低。就像烧红的炭火在慢慢冷却。”
当“谛听号”终于抵达“暮色星云”的外围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队员感到一阵源自灵魂的战栗。
星云内部,并非完全的黑暗,而是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毫无生机的灰白色。原本应该孕育着恒星的巨大气体尘埃团,此刻如同被抽干了所有色彩和活力,凝固成了一团团僵硬的、冰冷的“石膏像”。更远处,一些原本应该闪耀的恒星,此刻也黯淡无光,仿佛被罩上了一层厚厚的、吸收一切光与热的尘埃幕布。
没有声音,没有运动,只有一片死寂的、正在走向热力学终点的坟场。
“这里时间仿佛都变慢了。”一名流光族意识发出细微的波动,它那原本灵动的光晕在这里也显得有些迟滞。
“寻找‘微光菌群’的信号源,或者任何还能称之为‘信号’的东西。”夜枭下令,同时将“谛听号”的隐匿性能提升到极致,舰体表面的森罗拟态外壳完美融入了这片灰白的背景中。
他们如同幽灵般在凝固的星云中穿梭。终于,在一个相对密集的尘埃团边缘,探测器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仿佛随时会断气的意识波动。
【谁…?】那意识如同风中的残烛。
“‘幽影’小队,星火同盟,收到你们的求救信号。”夜枭立刻尝试连接。
【同盟…?光芒…的…同盟…?】那意识似乎恢复了一丝活力,但随即又被巨大的悲伤淹没,【太迟了…它们…来了…我们…无法…逃离…】
“它们是什么?‘熵寂使者’?它们如何行动?”夜枭急切地追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