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寒泉谷的秘钥
韩立顺着藏宝图的标记往黑风山深处走,越往里走,树木越茂密,积雪也越厚,连阳光都很难穿透枝叶,只能在地上洒下零星的光斑。他将灵力悄悄运转到脚底,踩在积雪上竟只留下浅浅的脚印——这是引气后期修士才有的本事,能借灵力减轻身体重量,走起来又快又稳,还能避免惊动林间的妖兽。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前方突然传来“哗哗”的水声,雾气也越来越浓,带着刺骨的寒意。韩立拨开最后一片灌木丛,眼前豁然开朗——一处宽三丈的瀑布挂在崖壁上,水流撞击在下方的青石上,溅起的水花在低温下凝结成细小的冰粒,落在脸上生疼。瀑布旁边的崖壁上,刻着三个模糊的篆字,正是藏宝图上标记的“寒泉谷”。
他按照藏宝图的提示,绕到瀑布左侧,仔细查看崖壁上的岩石。这些岩石常年被水雾浸泡,表面长满了青苔,韩立用柴刀小心地刮掉青苔,终于在第三块岩石上找到了一个巴掌大的凹槽——凹槽的形状,竟和他胸口的青竹蜂云剑残片一模一样!
“果然需要这残片当钥匙。”韩立心里一喜,从怀里掏出残片,轻轻放进凹槽里。残片刚放进去,就和岩石融为一体,崖壁突然震动起来,瀑布的水流竟缓缓向两侧分开,露出一个三尺宽的洞口,洞口泛着淡蓝色的寒气,吸入一口都觉得肺腑发凉。
他没急着进去,而是从竹篓里拿出提前准备的避水符——这是他前几天用黄纸和凝气草汁画的,虽然只是最低阶的符箓,但对付洞里的湿气应该够了。他将避水符贴在粗布棉袄上,又点燃一根用松脂浸泡过的火折子,握在手里,才弯腰走进洞口。
洞里的通道高五尺,宽三尺,地面湿滑,每隔十步就嵌着一盏萤石灯,发出微弱的绿光,刚好能照亮周围三尺的范围。韩立走得很小心,每一步都踩在萤石灯照亮的地方,避免踩到暗处的陷阱。通道两侧的崖壁上刻着不少图案,有修仙者打坐的,有练剑的,还有一群人围着一个水池的——韩立用柴刀刮掉图案上的苔藓,发现那些练剑的修仙者手里握的剑,都和青竹蜂云剑残片的纹路一样。
“看来这里就是寒泉宗的遗迹了。”韩立心里嘀咕,脚步更快了些。他很想知道,这个消失的宗门,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通道尽头出现一个圆形石室,直径足有十丈,顶部有一个天窗,月光从天窗漏下来,刚好照在石室中央的水池上。水池直径三丈,池水呈淡蓝色,冒着淡淡的寒气,池边的岩石上刻着四个篆字:“寒泉池,淬体凝灵力”。
韩立走到池边,蹲下身,用手指碰了碰池水——刚碰到,就像被冰锥扎了一样,疼得他赶紧缩回手,指尖已经变得通红。他想起藏宝图上的注释,从储物袋里拿出一颗下品灵石,轻轻扔进池里。灵石刚接触到池水,就化作一道白光融入水中,池水的寒气瞬间减弱了不少,水面还泛起一层淡淡的涟漪。
“果然有用。”韩立松了口气,脱掉粗布棉袄和长裤,只留一件贴身的旧布衣,慢慢走进池里。池水刚到他的胸口,虽然还是凉,但已经能忍受了。他按照《青元剑诀》的口诀,在池里盘膝坐下,闭上眼睛开始修炼。
刚运转灵力,韩立就惊讶地发现,池水里的灵气比外界浓了十倍不止,而且这些灵气带着淡淡的清凉,顺着他的毛孔钻进体内,丹田处的“黄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大。平时他修炼一个时辰,灵力只能增长一丝,现在才半个时辰,灵力就增长了两丝,而且运转起来毫无滞涩感,之前打斗留下的疲惫也在快速消散。
“这寒泉池果然是修炼的宝地。”韩立心里狂喜,更加专注地修炼起来。他不知道的是,随着他的修炼,池水里的淡蓝色灵气越来越浓,慢慢缠绕在他的身上,像一层薄薄的光茧。
不知过了多久,韩立突然感觉到丹田处一阵胀痛,他赶紧停下修炼——丹田处的“黄豆”已经变成了“蚕豆”大小,灵力也比之前浑厚了三倍,已经达到了引气后期的巅峰,再往前一步,就能突破到炼气一层了!
他从池里站起来,走到池边,刚想穿上衣服,却发现池底有一个东西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他屏住呼吸,潜入池底,摸到一个青铜盒——盒身刻着和青竹蜂云剑残片一样的竹纹,入手冰凉,却很沉重。
韩立抱着青铜盒回到池边,用灵力小心翼翼地打开盒盖——里面铺着一层丝绸,丝绸上放着两页泛黄的兽皮纸、一块更大的青竹蜂云剑残片,还有一本线装的小册子。
他先拿起兽皮纸,上面写的是上古篆体,好在他之前请王先生翻译过,勉强能看懂——这是《青元剑诀》的第四到第六层,不仅有更高级的引气法门,还有“青竹蜂云剑”的炼制方法,需要收集七块残片,再用“木灵液”和“寒泉池水”融合,才能将残片重铸成完整的青竹蜂云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