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宗坪带着省中医协会的推荐信和省文旅厅的批复文件回到鹰嘴崖时,太阳刚落到山坳里,余晖把桃园的牌坊染成了暖红色。罗爱桃正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张望,看到汽车驶过来,快步迎了上去,脸上的担忧瞬间被笑容取代:“宗坪,你可回来了!顺悦呢?”
“顺悦在后面的车上,跟省中医协会的李教授一起,李教授说要亲自来咱们桃园看看。”陆宗坪推开车门,把手里的文件递给罗爱桃,“你看,咱们的‘中医+采摘’模式批下来了,省文旅厅还拨了五十万启动资金,省中医协会也会派专家来指导。”
罗爱桃接过文件,手指有些颤抖地翻开,看到上面的批复意见,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这两年的辛苦和委屈,在这一刻都有了回报。乡亲们听到消息,纷纷从家里跑出来,围着陆宗坪问长问短。陆宗坪笑着把文件举起来:“乡亲们,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中医+采摘’模式批下来了,以后咱们桃园不仅能卖桃子,还能搞中医养生旅游,冬天也能赚大钱!”
人群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有人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在山谷里回荡。这时,另一辆汽车驶了过来,李教授和顺悦下了车。李教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精神矍铄,一看到千亩桃园就赞不绝口:“陆同志,你这桃园真是块宝地啊!山清水秀,生态这么好,搞中医康养再合适不过了!”
陆宗坪带着李教授参观桃园,边走边介绍:“李教授,您看这边的桃树,都是用咱们自己配的中药肥料浇的,结出来的桃子不仅口感好,还带着点养生的功效。那边的空地,我们打算建几间中医理疗室和药膳房,再开辟一片草药园,种点艾草、薄荷、金银花这些常见的中草药,让游客能自己采摘。”
李教授点点头,弯腰摘了片桃叶闻了闻:“不错不错,你这思路很清晰。中医康养讲究的就是天人合一,让游客亲自参与到中草药的采摘和制作中,既能体验乐趣,又能了解中医文化,这个点子很好。对了,咱们还可以搞一些中医养生讲座,我可以让协会的专家过来免费授课。”
接下来的几天,陆宗坪和李教授一起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合作社的乡亲们积极性都很高,主动报名参与建设。村里的老木匠带着人搭建理疗室的框架,妇女们则忙着缝制艾草枕头和香囊,孩子们也跟着帮忙浇水除草。罗爱桃负责后勤保障,每天变着花样给大家做午饭,桃园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可就在这时,罗爱杏却总是躲在屋里不出来,要么就是对着镜子打扮,要么就是抱怨干活累。罗爱桃看在眼里,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想着妹妹刚从婆家受了委屈,也就没多说什么。没想到这天中午,罗爱杏突然跑到工地,找到正在和李教授讨论草药园规划的陆宗坪,手里端着一碗银耳汤:“宗坪哥,你忙了一上午,快喝点汤补补吧。”
陆宗坪愣了一下,还没来得及说话,罗爱桃就从厨房走了过来,看到这一幕,脸色沉了下来:“爱杏,你不好好在家休息,跑这里来干什么?”罗爱杏撇了撇嘴:“姐,我这不是心疼宗坪哥嘛,他这么辛苦,你也不知道多关心关心他。”
陆宗坪赶紧打圆场:“爱桃,没事的,爱杏也是一片好意。”说完接过银耳汤,放在旁边的石头上:“谢谢你啊爱杏,我忙完再喝。”罗爱杏却不走,站在旁边叽叽喳喳地问:“宗坪哥,咱们这项目能赚多少钱啊?听说省文旅厅给了五十万,以后是不是还要建大酒店啊?”
李教授看了罗爱杏一眼,没说话,继续和陆宗坪讨论方案。罗爱杏觉得没趣,又缠上了顺悦:“顺悦,你陆叔叔现在可是大老板了,以后你要什么,叔都能给你买吧?”顺悦皱了皱眉,躲到陆宗坪身后:“我不要东西,我要跟陆叔叔学中医。”罗爱杏撇了撇嘴,悻悻地走了。
晚上,罗爱桃跟陆宗坪说起罗爱杏的事,有些担心:“宗坪,爱杏这次来,好像不是单纯来投奔我的,她好像很看重钱。”陆宗坪叹了口气:“我看出来了。不过她毕竟是你妹妹,咱们先看看情况,要是她实在不像话,再想办法吧。”
半个月后,中医理疗室、药膳房和草药园都建好了。陆宗坪请李教授剪彩,还邀请了县报和电视台的记者来报道。开业当天,桃园里挤满了人,不仅有周边市县的游客,还有不少从省城特意赶来的中医爱好者。
理疗室里,陆宗坪亲自给游客做艾灸,讲解养生知识;药膳房里,厨师用桃园的桃子和中草药做着各种美食,桃胶炖雪燕、薄荷拌桃仁、金银花桃汁,香气飘满了整个桃园;草药园里,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采摘草药,陆宗坪手把手地教他们辨认艾草和薄荷,还教他们做草药香囊。
“陆医生,你这艾灸做得真舒服,我这老寒腿好多了!”一位大妈做完艾灸,笑着说。另一位游客拿着刚做好的香囊:“这个真好,既能驱蚊,又能提神,回去给我孙子带一个。”电视台的记者跟在陆宗坪身后,不停地拍摄:“陆医生,您这‘中医+采摘’模式真是太有创意了,比传统的观光园有意思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