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俘虏缴械之后,二排长本打算让他们负责挖坑埋尸,毕竟大量的尸体暴尸荒野是很容易造成的瘟疫的。
但这一行为被雷副连长制止了,他担心这些俘虏会以为这是在为活埋自己而挖坑,到时候说不准会闹出乱子来。
于是二排长为了安全起见,直接将俘虏安置在河岸边,把机枪架起来对准他们,要是敢反抗就直接镇压。
而更绝的是,这个地方离157团二营全军覆没的位置不算远,让他们得以亲眼目睹战场的惨烈景象。
不得不说,二排长许有亮绝对是一个管理战俘营的好材料。
未几,一支六百余人的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徐徐而来。这些人加上现有的一个步兵连,就是一个完整的德军满编步兵营。
官兵们军容肃穆,装备精良,行进时仿若一股凛冽的杀气。
然而,他们的威严并未持续多久,便被周辰遣去清扫战场了。
毕竟,两千人的武器装备也可算作一笔不菲的财富了。
随着部队规模的不断扩充,日后需要耗费积分之处亦会增多。
譬如,他在最新解锁的武器装备中,竟瞧见了这个时代的摩托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胯子。
莫看影视剧中,日军骑着三蹦子显得滑稽可笑,但实际上,它们是一个能够迅速移动的机枪平台,对于无装甲的步兵而言,威胁极大。
若是手中积分充裕,接下来倒是可以考虑部队机械化,只是这款摩托车价格不菲,需 400 点积分方能兑换一辆,长期使用的话,还需考虑燃油的消耗。
周辰在心中暗自盘算,接下来召唤一个团,尚需 20 多万的积分。
在未有新的收入来源之前,他手中必须留存这部分积分,其余的方可动用。
那就先兑换 40 辆,除了一部分供侦察兵使用,其余的全部调拨给后勤单位,用以运输武器弹药。
作为火力不足恐惧症患者,周辰在召唤出新的部队之后,当即便为他们配备了双倍的弹药储备,这些跨斗摩托恰能解此燃眉之急。
紧接着,全营的后勤人员争分夺秒,总算在 12 点之前,烹制出了一顿可供 1700 人食用的丰盛午餐。
这顿丰盛的午餐,也算是没有辜负新兵们的期望,总算舒缓了他们因激战而紧绷的神经。
午饭期间,他把这支部队现在的最高长官马营长叫了过来,给他讲解了一些部队的基本情况。
此前的战役他们并没有参加,了解这些情报极有必要。
等周辰讲完,询问马营长有什么看法。
营长马卫国没有立即回答,他沉默片刻,在周辰灼灼的目光下终于开口:“眼下形势确实不错,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谨慎。”
“我的意见是立即撤离战场,在敌人发现我们之前抢占先机——先敌观察,后发制人。这仗,得按我们的节奏来打。”
周辰说道:“好,接下来就按照你说的办。”然后不再言语,端起饭盒在四周巡视起来。
同时,他在心里做了一个判断,这位马营长基本军事素养是有的,但还不够突出,也或许是他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内敛。
端着饭盒的周辰,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帮战俘看起来胃口不好,明明饭盒里面有鱼有肉,可他们一个个却食不下咽、神色惶恐。
随即他把二排长叫过来,责备道:“谁让你把他们安排在战场旁边的,这尸横遍野的,谁还吃得下饭?”
徐有亮也有些无语,心说当兵的谁还在乎这个?您不是胃口也挺好吗?
随即他的解释却让人啼笑皆非。原来,他们这一顿大鱼大肉,被这帮俘虏当做是断头饭了——生命中的最后一餐,当然是食不知味。
这个插曲很快就过去了,到了下午战场上的武器装备基本已经收集完毕了,最多的是汉阳造,还有一部分七杂七杂八的枪械,反正也用不上,就全部兑换成了积分。
可能还有少量枪械遗落在外,不过他也不在乎就是了,倒是汉阳造所用的7.92毫米子弹他都留了下来。
一切收拾妥当,这一千多号人便浩浩荡荡的向着北方而去。
坐在马车上,周辰仔仔细细的研究着脑海中的系统界面。
他发现这一回可供兑换的武器装备多了很多,也首次出现了直瞄火炮——PAK37mm战防炮,用来打碉堡绝对是一把好手。
而最让他欣喜的是可以兑换电台了,不过想想也正常,德军步兵营下辖一个通讯排,本来就装备了电台,已经有的装备当然可以兑换。
有探索了一下,他发现在军队这一栏的右下角有着更新两个字,于是心念一动,点进去看看,发现里面的信息详细了很多。
原先只有人员编制和武器装备名称,现在每个能出现在编制表上面的军官和士兵,身上都有学历、技能、特长等等之类标注。有了这些信息,对他们的任用就有了参考依据。
比如林连长身上的标注是:农业大学辍学生,军官训练营第6期毕业生,校园自行车大赛冠军,能言善辩,速记,神枪手,奔袭如电,管理大师,最佳副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