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世家反扑,杨昭迎战
嘉兴府的成功,让杨昭在京城的对手们如坐针毡。太傅府邸,灯火通明,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除了几位老尚书和国舅爷,陈家家主也赫然在座。
“那杨昭,竟真在嘉兴府站稳了脚跟!”一位老尚书气得须发皆张,“亩产翻倍,百姓拥戴,赋税改革也初见成效。长此以往,我等世家颜面何存?”
“哼,此子诡计多端,绝非善类。”国舅爷冷哼,“他不过是收买人心,图谋不轨。陛下此刻被他蒙蔽,迟早会醒悟。”
陈家家主沉声:“醒悟?等到他新政推行全国,我等家族百年基业尽毁之时,陛下便是想醒悟也晚了!必须立刻行动,彻底断绝他的念想。”
“如何断绝?”有人问,“嘉兴府那里,他已布置得滴水不漏,连地痞流氓都奈何不得他。”
陈家家主冷笑:“嘉兴府只是开始,他要推行新政,总要回京城。朝堂之上,舆论之争,才是刀光剑影。我等世家,在京城经营数百年,人脉深厚。他杨昭一个黄口小儿,又能翻起多大浪花?”
“不错!”太傅附和,“就从舆论入手!他那所谓‘妖魔之谷’的谣言,不是已经传开了一些吗?再添一把火,让他身败名裂!”
“还可从经济上围堵他。”另一位家主提议,“杨氏商行如今风头无两,但终究是新晋势力。我等联合起来,操控京城乃至全国的粮价、丝绸、盐铁等大宗物资,让他新政所需的财力枯竭!”
众人纷纷点头,计策逐渐成型。一场针对杨昭的无形绞杀,在京城悄然拉开序幕。
杨昭在嘉兴府停留数日,确保新政稳步推进后,便启程回京。一路上,他收到了苏墨传来的京城密报。报上详细记载了京城世家的最新动向,以及市井中关于他“妖魔之谷”和“惑君乱政”的流言蜚语。
马车内,杨昭看完密报,嘴角微不可察地牵动。
“家主,京城那些世家开始反扑了。”苏墨低声说,“他们散布谣言,说您在嘉兴府施展妖术,蛊惑百姓。还说您推行新政是为了架空皇权,图谋不轨。”
李沐风握紧腰间刀柄,有些愤慨:“这些老狐狸,竟使这等下作手段!”
“意料之中。”杨昭平静地展开一张京城舆图,“他们不会坐以待毙。舆论攻势,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们会从经济上动手,试图掐断新政的资金来源。”
他手指在舆图上几处标红的粮仓和商行上轻点。
“京城的粮食、丝绸、盐铁,乃至药材,都被几大世家垄断。他们想通过囤积居奇、恶意抬价,扰乱市场,进而嫁祸于新政。”
苏墨眉头紧锁:“若真如此,新政还未全面铺开,便会面临巨大阻力。”
“所以,我们要比他们更快,更狠。”杨昭收回手指,看向两人,“苏先生,你立刻着手准备一份关于京城粮价和储备的详尽报告,特别是那些私下囤积的粮仓位置和数量。李沐风,你的神机营,要做好准备,随时待命。”
抵达京城,杨昭并未理会那些甚嚣尘上的流言。他径直入宫面圣,将嘉兴府新政的详细成果,以及百姓的真实反馈,呈报给皇帝。
皇帝听闻嘉兴府亩产翻倍,百姓安居乐业,脸上露出喜色。
“杨昭,你做得很好!”皇帝赞许,“那些老顽固,朕看他们还有何话说!”
“陛下,嘉兴府的成功,只是开始。”杨昭语气不卑不亢,“但臣回京后,发现京城谣言四起,甚至有世家暗中囤积居奇,扰乱市场,妄图阻挠新政推行。”
皇帝闻言,脸色沉了下来。
“竟有此事?!”
“臣有确凿证据。”杨昭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疏,呈给皇帝,“这是臣在嘉兴府时,便已命人暗中调查所得。京城几大世家,利用其商行垄断,大肆囤积粮食,意图哄抬粮价,制造恐慌。”
皇帝接过奏疏,越看脸色越是难看。奏疏上,详细列出了京城几大世家的囤粮数量、地点,以及他们密谋抬价的证据。
“这些蛀虫!”皇帝猛地将奏疏拍在案上,震怒,“国之根本,民生所系,他们竟敢如此!”
“陛下,此刻正是新政推行之关键。”杨昭适时进言,“若不严惩,恐让天下百姓对新政失去信心,更让那些世家变本加厉。”
皇帝沉吟片刻,最终有了决断。
“好!杨昭,此事便交由你来办!朕给你全权,务必将这些不法之徒,连根拔起!”
“臣,领旨!”杨昭躬身。
离开御书房,杨昭的心情并未有太大起伏。皇帝的支持,在他预料之中。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次日,京城粮价果然开始波动。几大世家联手,利用其庞大的商业网络,在京城及周边地区大肆收购粮食,使得市面上的粮食供应骤然紧张,粮价开始节节攀升。
百姓们人心惶惶,纷纷抢购粮食,使得粮价涨势更加凶猛。
“家主,粮价已经涨了三成!”苏墨急匆匆向杨昭汇报,“再这样下去,京城必生民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