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攻讦,有明有暗,让朝中许多中立的官员也开始动摇。他们私下议论,杨昭此番确实太过冒进,改革的步子迈得太大,难免会触犯众怒。
然而,杨昭却对此置若罔闻。他按部就班地处理兵部事务,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政章程的完善上。兵部尚书府的书房里,灯火彻夜不熄。
“侯爷,这是各郡县关于土地兼并的初步调查结果。”苏墨将一叠厚厚的卷宗放在杨昭面前,语气沉重,“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重。许多地方豪强勾结官府,强占良田,逼得百姓背井离乡,沦为流民。”
杨昭翻阅着卷宗,眉头紧锁。卷宗里记载的数字和案例,触目惊心。他启动了【数据沙盘】,将这些数据输入进去,沙盘上立刻模拟出大乾王朝各地土地分配失衡的动态图,红色区域代表着严重的土地兼并,而绿色区域则代表着贫瘠和流民的聚集。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一切。”杨昭沉声说,“均田制,势在必行。”
“只是,如此庞大的工程,必将引来更大的反扑。”苏墨提醒。
“反扑是必然的。”杨昭抬起头,脸上没有一丝动摇,“但民心所向,便是我们的利器。苏先生,你将这些数据整理成易于理解的图表,并挑选出几个典型案例,以便呈送陛下和内阁。”
与此同时,京城各处的“新学讲堂”也悄然展开。最初,只有少数好奇的百姓和孩童前来旁听。但那些寒门士子讲解的知识,不同于传统的儒家经典,而是实实在在的算数、农耕技巧,甚至还有一些关于基础物理和工程的粗浅道理,听起来新鲜有趣,实用性极强。
很快,讲堂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甚至有些小商贩和工匠也慕名而来。他们发现,这些知识确实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讲堂里,不时爆发出恍然大悟的惊叹声。
“杨侯爷真乃神人也!”有百姓在街头感叹,“他教的这些东西,比那些酸儒念的诗书有用多了!”
这些议论,也渐渐传入了王大人等老臣的耳中。他们对此不屑一顾,认为不过是些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
“那些粗鄙之学,岂能与圣人经典相提并论?”礼部尚书冷哼,“不过是杨昭哗众取宠的手段罢了,不足为虑。”
然而,他们没有看到的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正在京城百姓心中播撒下变革的种子。杨昭并没有急于再次在朝堂上发起攻势。他知道,现在需要的是等待,让证据积累,让民心发酵。
皇帝也在等待。他每日看着那些抨击杨昭的奏折,又想起杨昭在粮价危机中的果决与成效。他召来心腹太监,询问京城百姓对新学讲堂的看法。当他得知百姓对杨昭的赞誉日益增多时,他陷入了更深的沉思。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杨昭,正以其独特的节奏,推动着大乾王朝的巨轮,驶向未知的航道。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喜欢杨凌传之逆袭家主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杨凌传之逆袭家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