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听着听着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思索半晌,一拍脑门:“不是!你们怎么就那么把秦太子称呼太子殿下了?”
“秦太子”,和“太子殿下”能一样吗?
秦太子是他国的太子,太子殿下默认是本国的太子。
惠施:“……”
惠施诡辩:“在场就一位太子殿下,还用分的那么清楚吗?至于吗?”
申不害:“?”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你接受的是不是太丝滑了????
“你如此这般,对得起重视你的魏国吗??”
惠施反驳:“你个法家死磕什么忠君爱国?更何况大争之世,老夫在其位谋其事问心无愧!”
战国时期对臣子只能效忠一国有什么特别严苛的要求吗?
最支持忠君爱国的儒家可是一口一个“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更别说其他学派了。
尤其是法家!!论翻脸不认人谁能比得过法家?!
申不害:“……”
感觉被内涵了。
在场诸位法家人:“……”
能不能不要动不动就开地图炮?不知道这样很没有风度吗?
法家怎么了?法家就不能死磕忠君爱国了吗?他们主君要是真听进去了……你这就是诽谤!我们要告你诽谤我们!
面容扭曲.jpg
唯独李斯,他一整个就是心虚脸——在此之前,大秦的法家向来都是被君王厌弃的份(一代君王重用,然后被下一代君王弃如敝履),而李斯他不一样,如同一群“小白花”里面出了个黑心碳……
不过好在嬴政这个时候没在意李斯。
他的目光被自己倒霉儿子吸引了。
嬴炎和嬴驷冰释前嫌,凑在一起说悄悄话,内容如下——
嬴炎:“看到那个惠施了没有?都这样了,要是还不能把他招揽进来当苦……当臣子,那我可就要看不起你了!”
嬴驷骂骂咧咧倒霉孩子:“你个倒反天罡的!懂不懂什么叫做恭孝先祖!!!”
不孝父亲也就罢了!毕竟小兔崽子成这样嬴政这个父亲脱不开关系,他自己自作自受,因果报应!
但是他嬴驷教导过这孩子吗?再怎么报应也不应该报应到他脑门上!!!
(嬴政:什么意思?)
嬴炎差点没再不孝一点敲他脑袋:“不要给我转移话题!我在和你谈正事!你和我谈态度?”
嬴驷不以为然,说出了不在意的原因:“说句不好听的,惠施的事有什么资格和你的事比?”
没有惠施,他们大秦照样一统天下了,就说明有没有他不重要。
可以,但不是必要的。
上点心就够了,但是上的那么点心肯定不能和他们大秦的麒麟子相提并论。
话说嬴政这个当爹的到底是怎么把孩子教成这样的??
(又绕回来了.jpg)
嬴炎:“……”
怎么办?这理由无法反驳。
离得近的张仪:“?”
你们两个说话声音比较小,再加上惠施距离比较远这才没被人听到的。可是这不代表他这样距离的近的人也听不到!!
能不能不要如此明目张胆的密谋?
他惠施要是入秦了,那……好像也不错……
张仪陷入了沉思。
观影——
【王家人短时间内见不到帝王,他们的命只剩下给殿下练习心性,锻炼是非观的作用。
——叛国不一样,和所有其他的死刑都不一样。
嬴昭华端坐在架子前的小案上,一盏并不算太亮的灯火暖融融的,把那一小块区域照的好像与周围的阴暗潮湿属于两个世界。
霍林手中的剑还滴着血,她刚刚把一个死刑犯当着嬴昭华、王家等人面前活剐。
牢房内不少人已经瑟瑟发抖。
一群作恶多端的杀人犯,能镇压他们的,能是什么本质良善的主?
霍林走到嬴昭华面前,半蹲下身,问:“怕吗?”
嬴昭华还不满十岁,就算是害怕鲜血和死亡,也情有可原。
但是她们的小殿下,必须要尽快适应——帝王的所谓权谋之术,本质上就是要会杀人。不是让帝王真的杀人,而是帝王需要拥有杀掉世间任何一人而自己不受影响的手段。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绝大多数人只有知道自己一旦触碰到某些红线就一定会死的毫无悬念的时候,才会老老实实做事。
嬴昭华其实腿都是软的,根本站不起来——这也是她一直坐着的原因之一。
可还是白着脸道:“不怕。”
暖融融的灯火照不亮这里的冷意,霍林说:“那殿下做好心理准备,明日由殿下亲自审问行刑。”
嬴昭华猛的抬头。心脏疯狂擂鼓。】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也太残暴了吧?鸡娃鸡成这样,卫箬皇后和霍林她们两个是疯了吧?>
<不满十岁的孩子直接接触死亡?还是实施死刑,这……>
<嬴昭华成长的时间太有限了,这也是无奈之举。只论结果而言……确实是好的。>
<好个鬼!昭帝后期的杀心和杀性多重?当年太宗砍的人都没她多,造反声一浪高过一浪。>
<后期平定下来了,就全算她的操作优秀。退一万步讲,是不是把社会贫富差距给重新划分了?>
<好无情啊你们,当时死在内战当中的底层百姓怎么办?>
<那秦始皇攻打六国的时候死的黔首怎么办?秦太宗成长期间因为赌气而错失了成为太子的机会,那些因为蝴蝶效应死去的庶民怎么办?秦文帝当太子的时候为了给科举制铺路杀了那么多士人家族,万一有好人怎么办?
那么多位秦帝都偏向开疆拓土,那些底层的将士们怎么办?>
<接上面:请问那个“死在内战的底层百姓怎么办?”和我上面的一系列提问有什么差别吗?>
<众所周知,大秦是非常符合王朝周期律的。而王朝周期律率的年限是两百至三百年。
大秦之所以有五百年,是因为秦始皇之后一百多年出了一个秦昭帝,把这个年限归零了。
然后秦昭帝一百多年之后出了个秦宪帝,又给年限归零了。然后再一百多年接近两百年之后,大秦就亡了。>
<好有道理。恍惚.jpg>
喜欢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