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天刚蒙蒙亮,窗外的雾气还未散尽,我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开门一看,陈骆站在门外,身上还带着晨露的湿气,他的袖口绣着几道暗金色的纹路,在微光下若隐若现。
“快走,再晚就赶不上百年老店第一口茶汤。”他语气里带着几分催促,拉着我的手就往店门口跑。
小宝和陈叔、小马早早地就坐在车上等候。
“到底是个怎样的店,需要大明星这么早就起?”
他笑而不语,转身带路。
早茶店是一座三层高的古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檐角的嘲风兽吻在晨雾中显得格外狰狞。
店门口挂着“客满”的木牌,但奇怪的是,明明不是旅游旺季,里面却座无虚席。
迎宾的是一位民国装扮的女子,旗袍修身,发髻高挽,笑容温婉。
她的手腕上戴着一串檀木珠,珠子表面刻着细密的符咒,不仔细看几乎察觉不到。
“陈先生,您的包厢在二楼百合厅,茶已备好。”她微微欠身,声音轻柔。
我注意到她的指甲修剪得极短,指尖微微泛青,像是常年接触某种特殊药材留下的痕迹。
陈骆点头致谢,带着我上楼。楼梯是木质结构,踩上去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仿佛整栋楼都在呼吸。
包厢内,紫檀木的桌椅泛着淡淡的幽香,茶盏是上好的汝窑青瓷,釉色如玉,杯底刻着“珍若深藏”二字。
陈骆熟练地斟茶,茶汤澄澈,香气沁人。
“尝尝,这是他们家的招牌大红袍。”他递给我一杯。
我接过茶盏,指尖触碰到杯壁的瞬间,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的温度,不像是茶水的温热,倒像是某种活物的体温。
我抬眼看向墙上的唐代仕女图,画中的侍女们正端着茶点款款而行,神态栩栩如生。
可当我定睛细看时,却发现其中一位侍女的眼角似乎微微颤动了一下。
“怎么了?”陈骆察觉到我的异样。
“没什么。”我收回目光,低头抿了一口茶,茶香在舌尖绽开,却隐约带着一丝苦涩,像是某种药材的味道。
就在我思索时,一只狸花猫从我的怀里钻了出来,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然后毫不客气地从我碗里叼走了一块糕点。
“小狸!”我无奈地笑了笑,这小家伙,平时高冷得很,今天倒是格外地乖巧。
它慢条斯理地吃完糕点,又跳上桌子,就着我的茶盏舔了几口茶水,这才满意地趴在我腿上,眯起眼睛打盹。
突然,包厢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男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熟悉的茶杯垫。
“小宝先生?我是莫言的朋友,思忖。”他微微一笑,声音温和,“莫言刚做完手术,需要休息,让我来接小狸。”
我接过崭新的茶杯垫,上面绣着一朵朵开的正艳的六月雪。
这是我送的第一个茶杯垫,当时他欢喜得不得了,一直舍不得用,硬是让我重新锈了个其他的植物换上。
“麻烦你了。”我点点头,将小狸递给他。
“请问用过早饭了,不介意的话一起可好?”
陈骆眼疾手快地将新的餐具和座位摆放整齐,等待新客入座。
“抱歉,医院里还有一堆的事情等着处理,下次吧,小狸,过来,跟哥哥回家。”
思忖接过猫,手指修长,骨节分明,轻柔地抚摸着它柔软的毛发。
小狸在他怀里蹭了蹭,乖巧地趴着,临走时还不忘冲我摆了摆爪子,像是在道别。
好,好可爱,怎么能这么乖……
待他们走后,我开始仔细观摩墙上的画。
这画果然都是真迹,我瞧着画中那水墨的走势,默默地掐了个法诀,当手指点到相框时发现,里面的仕女好似活了过来,惊恐地张望,好似看到了煞神般的绝望。
居然是索灵法,唐代就有邪修盛行?怪不得着名的诗人李白喜欢求仙问道,除了受庄子的影响,应该还与当时的风气有关。
李淳风?
不应该啊,瞧这侍女的妆容,应该是唐玄宗时期装扮,李淳风死于唐咸亨元年,唐高宗李治还追封他为“太史令”。
难道是李泌?有可能,他辅佐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又在德宗朝参与内政、外交等,对外联结大食等国遏制吐蕃,精研易象……
可是到底是为什么这么做呢,这些仕女其貌平平,除了衣着较为开放,体态丰满之外也没什么独特之处啊。
“哎呀,小宝,你瞧这枣泥糕,像不像你在道观为我们做的,这味道口感简直一模一样,看来我家老板这做糕点的手艺可媲美御膳房的大厨啊。”
小胖一声惊呼,让我灵光一闪,对啊,这些形形色色的糕点可不是杨贵妃最喜欢吃的么?尤其是那红糖烤年糕。
一个惊人的想法涌过心头,越发觉得这一切安排的很合理。
随后,我借口去洗手间,一个隐身诀,悄悄溜进了众多保安把持的厨房。
厨房里热气蒸腾,几名身穿古装的厨师正忙碌着,其中一位身形高大的男人正在切肉,刀法精准,每一片肉都薄如蝉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