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搞电台通讯的高手,技术一流,家里孩子多,负担极重,本来是最有希望说动的。但对方婆娘一听要出国,打死不同意,哭天抢地,生怕男人一去不回,最后也只能作罢。
一连联系了好几个,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困难——或家庭拖累,或身体旧伤,或家人坚决反对——而无法成行。这让赵铁柱在欣慰于战友们大多还在世的同时,也不免有些遗憾和感慨。现实的牵绊,往往比枪林弹雨更难逾越。最终,只有极少数一两个表示需要考虑一下,但也远水难救近火。
第二天一大早,赵母就迫不及待地去了同村的李寡妇家。李寡妇丈夫早逝,一个人拉扯两个女儿,大女儿秀芹十八岁,小女儿十三岁,家里穷得叮当响,日子过得极其艰难。
赵母说明来意后,李寡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赵铁柱现在可是村里最有出息的后生,能看上自家闺女,还要带她去美国?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她激动得语无伦次,连连答应。
秀芹姑娘在一旁听着,脸红得像苹果,低着头搓衣角,既害羞又期待。她见过赵铁柱几次,对他高大结实、能干又不像村里其他后生那样咋咋呼呼的样子很有好感。
中午,赵铁柱提着一块五花肉和两瓶酒也来了李寡妇家。两家人算是正式见了面,一起吃了顿午饭。饭桌上,赵铁柱话不多,但态度诚恳,表示会照顾好秀芹。李寡妇千恩万谢,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
事情定下来,赵铁柱决定下午就带秀芹出发。时间紧迫,他还要赶去广西帮战友林国栋送钱。
临走前,赵铁柱让秀芹简单收拾几件随身衣服就行,“外面的东西都好买,带多了路上不方便。”秀芹很听话,只包了两件换洗的旧衣服。
趁着秀芹和她母亲、妹妹最后话别的功夫,赵铁柱悄悄把李寡妇拉到一边,将一个厚厚的信封塞到她手里,里面是一千元人民币。
“婶子,这钱您收好。算是我的一点心意,改善改善家里,千万别省。”他特别郑重地补充道,“一定要让小妹继续读书!多认字,将来才有出息。外面的世界大得很,读了书,将来才能走出去看看。”
李寡妇捏着那厚厚一沓钱,手抖得厉害,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拼命点头。这一千块钱,足以彻底改变她们一家未来的命运。
最终,在母亲和李寡妇母女不舍又充满期盼的目光中,赵铁柱带着穿着一身洗得发白但干净整洁的蓝布衣裳、挎着一个小包袱的秀芹,走出了小山村,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路。秀芹一步三回头,看着母亲和妹妹的身影越来越小,眼中噙满了泪水。
喜欢纽约1981:内外八门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纽约1981:内外八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