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石岩老汉家的晚饭果然没让人失望。新鲜的野山菌用腊肉油脂一炒,鲜香扑鼻,搭配上软糯的米饭和爽口的腌菜,让连啃了几天干粮的陈夜和李胖子都胃口大开。连张承岳道长都多添了半碗饭,赞了句“山野之味,返璞归真”。
饭桌上气氛融洽,石岩老汉虽然依旧话少,但眉宇间的凝重似乎消散了一些。李胖子更是充分发挥了他“饭桌社交”的本领,一边大快朵颐,一边用他那半生不熟的词汇夸赞饭菜美味,把做饭的石岩老汉老伴(一位同样沉默寡言的阿婆)都夸得嘴角微微上扬。
饭后,清风小道士主动帮忙收拾碗筷,李胖子则腆着肚子,抱着他那宝贝龟壳,又开始琢磨起来。
“小陈,张道长,你们说……这龟壳要是真是什么藏宝图,咱们找到了宝贝,是不是就发了?”李胖子小眼睛闪着金光,已经开始畅想未来。
陈夜没好气地打断他的白日梦:“先想想怎么平安度过三天后的‘巫蛊大会’吧。宝贝再好,也得有命花。”
张承岳也莞尔一笑:“李施主倒是豁达。不过眼下,确实应以破局为先。”
李胖子讪讪地笑了笑,但显然没完全死心,抱着龟壳跑到一边,借着油灯的光芒继续研究去了,嘴里还念念有词,似乎在尝试用他那锈死的罗盘和龟壳上的纹路进行“交叉定位”。
一夜无话。
第二天,陈夜继续沉浸在适应神力与修炼之中。他发现,在寨子这种相对宁静、贴近自然的环境下,心神更容易沉静,对力量的掌控也进步得更快。他甚至尝试着将一丝神力引导至指尖,进行极其精细的操作,比如隔空捻起一片落叶,或者让桌上的水杯微微平移,虽然消耗心神,但效果显着。
张承岳则带着徒弟清风,再次外出,说是要进一步完善混入“千虫谷”的计划,并看看能否联络到其他可能前来参与或阻止“巫蛊大会”的势力。
李胖子闲不住,在陈夜修炼时,又溜出了门。不过这次他没往深山老林跑,而是在寨子里转悠起来。
快到中午时,陈夜刚结束一轮修炼,就听到楼下传来李胖子那特有的大嗓门,似乎还在跟人讨价还价?
他走到窗边向下望去,只见李胖子正站在石岩老汉家楼下的小空地上,面前摆着个小马扎,马扎上铺了块蓝布,上面赫然摆着几样东西——他那根“祖传撬棍”、那个锈死的罗盘,甚至还有几块他从寨民那里换来的、颜色鲜艳但灵气近乎于零的普通矿石!
而几个寨民和小孩正围着他,好奇地看着。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李胖子唾沫横飞,拿起那根撬棍,“看见没?正宗玄铁打造,呃,虽然锈了点,但这是岁月的沉淀!内涵!驱邪镇宅,效果杠杠的!挂在家里,保证晚上睡得香!”
他又拿起罗盘:“再看看这个!祖传风水罗盘!虽然指针暂时休息,但灵性还在!找个吉位,摆在家里,招财进宝,人丁兴旺!”
他甚至拿起一块色彩斑斓但毫无灵气的石头:“还有这个!看见这色泽没?天地精华所钟!放在床头,安神醒脑,延年益寿!”
陈夜在楼上听得嘴角直抽搐。这死胖子,居然在寨子里摆起地摊来了?还把他那堆“破烂”吹得天花乱坠?
有几个年纪大的寨民似乎被他说得有些心动,尤其是关于“驱邪镇宅”和“安神醒脑”的说辞,正好戳中了最近寨子不太平带来的焦虑。
一个老婆婆犹豫着指了指那块彩色石头,用生硬的汉语问:“这个……多少?”
李胖子眼睛一亮,伸出五根手指:“阿婆,您有眼光!看您慈眉善目的,给您个实惠价,五……五十块!”(他本来想说五百,临时改了口。)
那老婆婆似乎觉得有点贵,犹豫着。
李胖子立刻说道:“阿婆,这样,您要是诚心要,我再搭您一小块这个!”他拿起另一块更小、更不起眼的石头。
最终,那老婆婆还是掏钱买下了那块“天地精华所钟”的彩色石头和搭头,心满意足地走了。
有了第一个成交的,后面就顺利了些。李胖子凭借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居然真把那几块破石头和那个罗盘(撬棍实在太扎眼,没人问津)给卖出去了,换回了几张皱巴巴的钞票和一些寨民自家产的鸡蛋、干果。
等到陈夜下楼时,李胖子正美滋滋地数着钱和清点“货物”,小马扎上的蓝布已经空了一大半。
“行啊李哥,这么快就开辟了第二产业?”陈夜忍不住调侃道。
李胖子嘿嘿一笑,把钞票揣进兜里,得意道:“这叫充分利用资源,搞活经济!你看,既处理了库存,又换来了急需的物资,还促进了寨子里的商品流通,一举多得!我觉得我很有商业天赋!”
陈夜无奈地摇摇头,也懒得说他。反正那些东西留在李胖子手里也是占地方,能换点实用的东西也不错。
“你那‘镇宅之宝’怎么没卖出去?”陈夜指了指那根孤零零的撬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