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用行动,来粉碎这些无稽之谈。康熙是聪明人,在他因废太子而敏感多疑的此刻,一个表现得愈发恭谨谦卑、毫无野心的妃嫔和一个沉稳静默、只知埋头办差的儿子,远比任何辩解都更有力量。
果然,永和宫愈发低调的行事,以及德妃主动削减用度、闭门祈福的举动,很快便传到了康熙耳中。
这日午后,康熙竟毫无预兆地来到了永和宫。
他并未让人通传,独自一人踱步而入时,凌玥正坐在窗下的绣架前,就着天光,安静地绣着一幅《金刚经》。她穿着半旧的藕荷色宫装,头上只簪了一支素银簪子,脂粉未施,侧影在光影里显得格外沉静柔婉。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见到康熙,眼中适时地掠过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担忧,连忙起身迎驾:“皇上?您怎么来了?臣妾未能远迎,请皇上恕罪。”她的目光快速扫过康熙的脸庞,看到他眉宇间难以化解的郁色和眼下的青黑,心中微微一叹。
“起来吧。”康熙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他抬手虚扶了一下,目光落在凌玥身上,又扫过她方才坐的位置,那绣了一半的经文针脚细密,透着虔诚,“朕随意走走。你……在绣经?”
“是。”凌玥垂眸,语气温顺,“臣妾愚钝,不能为皇上分忧朝堂大事,只能借此聊表心意,祈愿皇上龙体安康,心境平和。”
康熙沉默了片刻,走到绣架前,手指拂过那细密的针脚。殿内弥漫着淡淡的、令人宁神的草木清气(那是凌玥刻意引导几盆兰草和绿植散发的气息),与他处宫殿的沉闷馥郁截然不同。
“宫里……近来有些闲言碎语,”康熙忽然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你可听到了?”
凌玥心中一动,知道这是康熙的试探。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坦然,带着一丝淡淡的无奈,却并无半分惊慌委屈:“回皇上,臣妾……略有耳闻。”
“哦?”康熙挑眉,“你待如何?”
凌玥浅浅一笑,那笑容里带着看透世事的云淡风轻:“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臣妾入宫多年,蒙皇上恩宠,得以抚养子女,已是天大的福分。如今只愿皇上安康,孩子们平安顺遂,余者……不过浮云过眼,臣妾不愿亦不屑与之计较。雷霆雨露,莫非天恩,臣妾但凭皇上圣裁。”
她这番话,说得恳切而豁达,没有辩解,没有抱怨,只有全然的信任与顺从,将自己和孩子们的一切,都交托于君王之手。
康熙定定地看了她片刻,那双深邃的眼中掠过种种复杂情绪——审视、探究,最终化为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与……怜惜。
他近日被前朝后宫的各种心思算计搅得心烦意乱,此刻在这永和宫中,在这沉静温婉的女子面前,感受到的却是一片毫无侵略性的宁和与全然交付的信任。这与那些急于表现、暗中较劲的嘴脸,形成了鲜明对比。
“你很好。”良久,康熙才缓缓吐出三个字,语气沉重,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意味。他伸手,轻轻拍了拍凌玥的手背,“朕知道你的心性。永和宫很好,孩子教养的……也很好。继续保持下去。”
“臣妾,谢皇上信任。”凌玥深深一福,心中那块微悬的石头,终于缓缓落地。
康熙没有久留,稍坐片刻便起身离开了。但他离开时,眉宇间的郁色似乎消散了些许。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凌玥知道,这一关,她算是过去了。康熙那句“继续保持下去”,既是肯定,也是期许。那悄然滋生的流言,非但没有伤到她分毫,反而让她在康熙心中的“安分守己”、“温婉可信”的形象,更加牢固。
她转身,看向窗外那株在秋风中依旧挺立的石榴树,枝头还挂着几个红艳艳的果实。
风波暂平,但暗流从未停止。她只需稳坐在这永和宫中,如同这株深深扎根的石榴,静观风雨,默默积蓄力量。未来的路还长,而她,有的是耐心和手段。
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对手,恐怕不会想到,她们散播的流言,非但没有撼动德妃分毫,反而促使皇帝将她和她儿子,放在了更安全、也更值得信任的位置上。
这后宫之争,有时候,比的并非是谁更张扬,而是谁更能沉得住气,谁更懂得——不争,即是争。
喜欢精怪多子多福:葡萄娘娘快穿记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精怪多子多福:葡萄娘娘快穿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