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七皇子的茶会
林文修来访后的第三天,七皇子府的请帖送到了陈小乐的住处。
那是一封素雅的金箔请帖,措辞客气,只说七皇子仰慕陈大人才学,特邀过府一叙。送请帖的是个面白无须的中年管家,态度恭敬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大人,这......”赵顺看着请帖,神色凝重。
“该来的总会来。”陈小乐将请帖放在桌上,“准备一下,今晚赴宴。”
张衙役有些紧张:“大人,就您一个人去?要不要小的跟着?”
陈小乐摇头:“七皇子府不是工部衙门,带多少人去都没用。你们在家等着便是。”
傍晚时分,七皇子府派来的马车准时停在门口。陈小乐只带了赵顺一人随行,马车穿过繁华的街市,最后驶入一条戒备森严的巷子。
七皇子府从外面看并不张扬,但一进门,陈小乐就感受到天家贵胄的气派。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处处透着雅致,连廊下挂着的灯笼都比别处的要精致几分。
管家引着陈小乐穿过几重院落,最后来到一处临水的暖阁。七皇子李睿正坐在窗前品茶,见陈小乐进来,含笑起身:
“陈大人来了,快请坐。”
陈小乐正要行礼,被李睿抬手止住:“今日是私宴,不必多礼。”
暖阁里只有他们二人,连伺候的丫鬟都被屏退了。李睿亲自给陈小乐斟了杯茶:“这是新进的雨前龙井,陈大人尝尝。”
茶香袅袅中,李睿看似随意地开口:“陈大人在工部这些日子,可还习惯?”
“托殿下的福,一切安好。”陈小乐谨慎应答。
李睿轻笑一声:“安好?本王怎么听说,陈大人近来在工部颇受排挤,连翰林院的学士们都对大人青眼有加啊。”
陈小乐心中一动,知道正题来了:“下官愚钝,不知何处得罪了周学士。”
“周文正那个人啊......”李睿慢悠悠地品了口茶,“最是古板不过,不过陈大人也不必太过在意,清流言官,总是要找些事情来说道的。”
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陈小乐身上:“说起来,本王很是欣赏陈大人在清河县做的一切。改良农具,兴修水利,创办工坊......件件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殿下过奖了。”
“不过......”李睿放下茶杯,语气依然温和,眼神却锐利了几分,“京城不比清河,这里规矩多,牵绊也多。有时候做事太过直来直去,反倒会适得其反。”
陈小乐听出了话中的敲打之意,恭敬道:“下官明白。在清河时,下官只需对一县百姓负责。在京城,处处都要谨守规矩。”
“明白就好。”李睿满意地点点头,“陈大人是聪明人,如今朝中正值用人之际,像陈大人这样能干实务的官员,实在难得。”
他看似随意地把玩着手中的茶杯:“不知陈大人对今后有何打算?”
陈小乐知道这是在逼他表态了。他沉吟片刻,缓缓道:“下官别无所长,唯愿尽己所能,为陛下、为天下百姓办些实事。至于其他,不敢多想。”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立场,又没有明确站队。
李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陈大人果然与众不同。不过......”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在这京城,想要专心办事,有时候也需要有人保驾护航。陈大人以为呢?”
陈小乐起身,恭敬行礼:“殿下教诲的是。下官定当谨记在心,凡事循规蹈矩,不负陛下和殿下的期望。”
这话说得巧妙,把“陛下”放在前面,既回应了李睿的招揽,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李睿回头看了他一眼,目光深邃:“好,很好。”
两人又闲聊片刻,李睿突然像是想起什么,状似随意地问道:“说起来,清河县近来似乎不太太平啊。听说新去的胡县令,与陈大人留下的那些人处得不太愉快?”
陈小乐心中一震,知道这才是今晚最重要的戏肉。他强自镇定道:“下官离任已久,对清河近况并不清楚。”
“是吗?”李睿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本王倒是听说,胡县令想要清查工坊账目,还说要重新核定的合法性。陈大人那些老部下,似乎不太配合啊。”
陈小乐背后渗出冷汗,面上却不动声色:“朝廷自有法度,若胡县令依法办事,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
“希望如此。”李睿踱步到他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陈大人放心,既然你在京城为本王办事,你的那些老部下,本王自然会关照一二。”
这话听着是承诺,实则是警告——你的软肋在我手里。
陈小乐深吸一口气,郑重行礼:“多谢殿下。”
从七皇子府出来,夜已经深了,等候在门外的赵顺连忙迎上来:“大人,没事吧?”
陈小乐摇摇头,登上马车。直到驶出很远,他才长长吐出一口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