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部所在的窑洞还算宽敞,中间一张八仙桌,上面铺着地图,散落着一些文件。陈旅长、王政委、周参谋长三人围桌而坐,中间放着一个粗瓷大碗,里面是冒着热气的白开水。屋角的炭火盆烧得正旺,驱散着山区的寒意。
“宋兴华这小子,是不是又该给咱送年货了?”陈旅长端起碗,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口,脸上带着笑意,“前几天清空了辽县外面所有鬼子据点,轻重机枪、迫击炮…硬是让咱旅的家底厚实了不少。”
王政委推了推眼镜,也笑道:“是啊,特别是那些民24式,好东西啊,比鬼子的九二式压得住,火力也猛。各团分了分,营一级的火力支援算是有点样子了。”
“厚实?”旁边的周参谋长放下手里的铅笔,摇了摇头,语气有点复杂,“旅长,您这话说的。咱们旅是分了不少,可您看看李云龙那小子!宋兴华给旅部和给新一团的数儿差不多!他新一团才多少人?好家伙,轻机枪都快配到班了!重机枪直接下连!团里还捏着个迫击炮排!我看啊,老李现在阔气得走路都带风,比老蒋的嫡系中央军都牛气!”
这话引起了共鸣。王政委哈哈一笑:“那可不!李云龙现在肥得流油!腰杆子硬得能当扁担使!不过话说回来,”他话锋一转,看向周参谋长,“老周,你上次提的那事儿…关于宋兴华私藏火炮?下面是有反映,说他手里可不止上报的那几门山炮?要不要…找他谈谈?让他上交一部分?这玩意儿太扎眼,放他一个连队里,是不是有点…”
一旁,陈旅长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沉吟片刻,缓缓摇头:“两位,先不急。”
“嗯?”周参谋长和王政委都看向他。
“先看看。”陈旅长眼神深邃,“这小家伙,手里捏着硬家伙,看他能折腾出一幅什么样的天地来?咱们得有点耐心。再说了,”他语气加重,“他那战果和缴获是实打实的吧?把辽县的鬼子轰得缩在城里当乌龟,连头都不敢冒!还源源不断地给团里、旅里送物资!这本事,你收了他的炮,谁能保证像他一样,一卡车一卡车地往回拉战利品?这不是杀鸡取卵吗?”
王政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旅长说得在理。不能光盯着他手里的东西。就拿这次来说,一夜之间,兵分七路,同时拔掉七座炮楼据点!这份胆魄和执行力,还有对卡车机动和重火力的运用,就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老陈,你当时听他说这计划,啥感觉?”
“啥感觉?”陈旅长眼中闪过一丝激赏,“就一个词:利索!没什么花里胡哨的计谋,就是靠卡车跑得快,靠炮够狠!硬生生把鬼子的炮楼从保护他们的王八壳子,变成了困死他们的活棺材!道理谁都懂,但能把道理变成战果,还能干得这么干净漂亮,是本事!”
王政委笑了:“既然这小家伙是块好钢,又有股子冲劲,那…咱们是不是该给他加加担子?老放在连长的位置上,屈才了。”
陈旅长端起碗又喝了一口水,眼中精光闪动:“加担子?那肯定要加!不过,得等!等总部的嘉奖令下来再说。这小子功劳立得太大太快,咱们内部调整,得等上面的风先吹过来,名正言顺才好办。免得横生枝节,反而不美。”
三人正聊着,门外传来警卫员响亮的报告声:“报告!”
“进来!”
警卫员推门而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报告旅长、政委、参谋长!新一团一连宋连长派人送物资来了!还有…还有三个鬼子特务!说是刚抓的!”
“哦?”三人同时站了起来,脸上都露出惊讶和浓厚的兴趣。
“看看去!”陈旅长大手一挥,率先走出窑洞。
旅部外面的空地上,三辆卡车停着。其中一辆车厢里,堆满了油布覆盖的武器弹药箱和粮食口袋。另外两辆,一辆堆着同样的物资,另一辆则显得空些,车厢角落里蜷缩着三个被捆得严严实实的人影(包括那具尸体),旁边站着两个持枪警戒的战士。
负责押运的班长跑步上前,立正敬礼:“报告首长!新一团一营一连一班班长张大勇!奉连长命令,押送物资及俘虏前来旅部!”
陈旅长点点头,目光首先被那满满当当的武器物资吸引。周参谋长已经走到那辆堆满东西的车旁,掀开一角油布,看到下面崭新的迫击炮管和乌黑的重机枪身,忍不住咂咂嘴:“好家伙!又是六门迫击炮…四挺重机枪…这歪把子…还有这么多弹药粮食!宋兴华这小子,是打劫了鬼子的军火库还是怎么的?我看老蒋的德械师下面一个连,也没这么阔气!”
王政委也看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欣慰:“这小宋,是真能搞东西啊!每次都不空手。”
陈旅长则把目光投向了那三个俘虏,特别是那个双臂扭曲、脸色惨白还在呻吟的活口,以及旁边那具盖着破席子的尸体。他饶有兴致地问:“这就是特务?怎么回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