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宽容父亲的弊政,前往会遇到困难。
含义: 如果对积弊采取宽容、放纵的态度(裕父之蛊),得过且过,那么继续发展下去(往)必然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和憾惜(见吝)。象征改革不可半途而废,优柔寡断会招致祸患。
六四故事:
盛夏的蝉鸣声中,有匡部族迎来了难得的平静。土地清查顺利完成,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到缓和,仓廪中的粮食堆积如山。朝堂之上,不再有激烈的争论;市井之间,百姓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这一切,让匡紧绷多年的心神终于放松下来。
首领,改革成效显着,不如暂缓新政,让部族休养生息。老臣仓桓在朝会上进言,他是三朝元老,说话很有分量。
其他几位保守派大臣纷纷附和:是啊,连续几年的变革,大家都很疲惫了。
匡看着案几上日渐减少的奏章,心中动摇。确实,这几年的改革让他心力交瘁,如今局面好转,或许真的该放缓脚步了。
胥伯看出他的犹豫,急忙劝谏:首领,积弊虽已清除大半,但根基尚未稳固,此时松懈,恐前功尽弃啊!
仓桓立即反驳:胥伯此言差矣。治国如烹小鲜,不可翻动过频。如今部族安定,正是该让百姓休养生息之时。
匡沉吟良久,最终做出了决定:那就暂缓新政三月,观察成效。
这个决定,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第一个月,朝堂上下都享受着难得的轻松。奏章数量减半,议事时间缩短,连宫中的气氛都变得欢快起来。
匡甚至有时间重拾幼时的爱好,在御花园中练习射艺。太后来看望他时,欣慰地说:我儿终于懂得张弛之道了。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正在涌动。
第二个月初,胥伯急匆匆求见:首领,北境传来消息,有几个贵族又开始私自加征税赋了。
匡不以为意:或许是地方官员误解政令,派人去训诫一番即可。
又过了半月,市井间开始出现不和谐的景象。几个贵族子弟当街纵马,撞翻商贩的货摊却扬长而去。受害的商贩到官府告状,却被衙役敷衍了事。
首领,风气正在败坏啊!胥伯忧心忡忡。
匡揉了揉眉心:些许小事,不必过于紧张。
他哪里知道,这些就像堤坝上的蚁穴,正在悄然侵蚀改革的成果。
最让匡意想不到的是,就连他亲自提拔的年轻官员中也出现了问题。
那日他微服出巡,在酒肆中偶遇税司新任主事子谦。这个曾经满怀理想的年轻人,如今却与几个商人推杯换盏,言谈间满是利益往来。
主事大人放心,该有的孝敬一分不会少。一个肥胖的商人谄媚地笑着。
子谦醉眼朦胧:如今不同往日了,首领忙于射猎,哪还顾得上这些小事。
匡坐在角落,手中的酒盏几乎要被捏碎。子谦是他最看重的寒门子弟之一,曾经在田产清查中立下大功。如今却...
他没有当场发作,而是默默离开。但心中的不安越来越重。
第三个月,情况急转直下。
先是边境传来急报:几个大贵族暗中勾结,拒不缴纳今年税赋。接着是军备松懈,士兵训练懈怠。最严重的是,已经绝迹的贪污腐败再次出现,而且比改革前更加猖獗。
首领,不能再放纵了!胥伯跪在殿前,声音颤抖,老臣近日巡查,发现被罢黜的旧吏多数官复原职,新政形同虚设啊!
匡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亲自带队,突击检查了几个衙署。
在税司,他发现了做假账的竹简;在仓廪,他看到了以次充好的粮袋;在最基层的乡里,他听到了百姓们失望的叹息。
首领变了。一个老农摇着头,现在的税赋,比改革前还要重。
那些被赶走的贪官又回来了。一个妇人哭着说,他们说我儿子当兵时领的抚恤金是错的,要我们退还!
匡站在熟悉的田野间,看着百姓们愁苦的面容,心如刀割。三年来改革的心血,竟在短短三个月内几乎化为乌有。
当晚,他召见那些曾经劝他休养生息的大臣。
仓桓还在巧言令色:首领,这些都是改革中的正常反复,不必...
住口!匡猛地拍案而起,眼中燃烧着怒火,你们所谓的休养生息,就是纵容腐败重生?就是坐视百姓受苦?
他走到仓桓面前,声音冰冷:姑息养奸,犹如养痈成患。你们可知道,因为你们的建议,前行之路已生阻碍!
大臣们吓得跪倒在地,不敢抬头。
匡深吸一口气,沉痛地说:本王错了。错在轻信谗言,错在姑息纵容,错在忘记了改革的初心!
他当即颁布三道命令:第一,立即恢复所有改革政令;第二,严惩所有贪腐官员,不论身份;第三,重组监察司,由胥伯亲自负责。
次日清晨,匡再次站在祭天台上。台下,是黑压压的民众。
有匡的族人们!匡的声音在晨风中传得很远,这三个月,本王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以为可以纵容积弊,以为可以半途而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