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整顿父亲的弊政,受到赞誉。
含义: 坚持整顿,最终取得显着成效,赢得广泛的声誉和赞誉(用誉)。象征改革成功,继承者因拨乱反正而获得荣誉。
六五故事:
秋风送爽,金黄的稻浪在有匡部族的田野间翻滚。匡站在新建的观稼台上,望着这片丰收景象,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欣慰。经过五年的励精图治,部族终于迎来了真正的繁荣。
首领,今年各乡粮食产量都比去年增加三成以上。胥伯捧着竹简,脸上洋溢着喜悦,新修的水渠发挥了重要作用。
匡微微颔首。自从三年前那场暂缓改革的教训后,他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改革,同时更加注重策略和方法。
回到宫中,他立即召集重臣议事。
当前最重要的是完善法制。匡环视众臣,我们要制定一套能够传之后世的法规,让部族永享太平。
法司主事子谦起身奏报:臣已整理出刑律、田律、军律等十二篇,请首领过目。
这个曾经在酒肆中与商人厮混的年轻人,在被匡严厉训诫后彻底醒悟,如今已成为法治改革的中流砥柱。
匡仔细翻阅竹简,不时提出修改意见:刑罚当以教化为先,死刑条款还需斟酌。田产继承要兼顾男女,女儿也该有份。
这些超越时代的见解,让大臣们惊叹不已。
就在这时,边境传来急报:邻部族大举来犯,已经攻破两座边城。
朝堂上一片哗然。有扈部族以勇武着称,历来是心腹大患。
首领,请立即调集全部兵力!武将们纷纷请战。
匡却异常冷静:有扈为何突然来犯?
探子回报:据说是因为我们部族日益强盛,有扈担心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匡沉思片刻,下令:第一,立即增兵边境,但只守不攻;第二,派人联络其他部族,说明情况;第三,开放边境集市,欢迎有扈平民前来贸易。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困惑不已。
首领,这岂不是示弱?老将蒙毅不解。
匡意味深长地说:武力可以取胜,但难以服人。我们要让有扈的族人明白,与我们为敌不如与我们为友。
果然,边境集市开放后,有扈的平民被有匡部族的富裕生活所吸引。他们看到这里仓廪充实、法度井然,与自己部族的穷兵黩武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匡亲自前往边境巡视。他不穿铠甲,只着一袭布衣,在将士们的护卫下登上城楼。
有匡的将士们!他的声音在风中传得很远,我们不要战争,但要敢于迎战。保家卫国,是每个勇士的荣耀!
将士们群情激昂:誓死保卫家园!
当晚,匡在军帐中接见有扈的使者。那是个满脸傲气的中年武将。
有匡首领,若你肯称臣纳贡,我们立即退兵。
匡不怒反笑:使者可知,为何我有匡部族能在短短数年内由弱变强?
他命人取来一袋粮食、一匹棉布、一卷竹简。
这些,才是真正的力量。粮食能让百姓温饱,布匹能御风寒,法度能保公正。贵部纵有十万铁骑,可能让族人过上这样的生活?
使者看着那些实物,哑口无言。
匡继续道:我可以给你们五千石粮食,助你们渡过今冬难关。条件是立即退兵,并开放双边贸易。
这个出人意料的提议,让使者目瞪口呆。
消息传回有扈,部族内部产生分裂。最终,主和派占据上风,有扈撤兵,并与有匡签订盟约。
这场不战而胜的外交胜利,让匡的声誉达到顶峰。
首领睿智!胥伯由衷赞叹,一场大战就这样化解于无形。
匡望着远方,轻声道:治国之道,不在征服,在教化。
此后数年,匡推行了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政策。
他大力兴修水利,亲自勘察地形,设计水渠。在开凿龙首渠时,遇到坚硬岩石,工程受阻。匡连续三天三夜守在工地,与工匠们商讨对策。最后采用火攻水激之法,成功贯通渠道。
通水那天,万民欢呼。老农跪在渠边,掬起清冽的渠水,热泪盈眶:这是救命水啊!
在教育方面,匡设立,招收各族子弟入学。他打破贵族垄断知识的传统,规定凡有聪慧,不论出身,皆可入学。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有一次,他扮作行商,在一个偏僻山村借宿。发现当地官吏私自加税,他立即亮明身份,当场罢免贪官,并补偿百姓损失。
首领,您这样太冒险了。胥伯得知后忧心不已。
匡正色道:不亲眼看看,怎么知道政令执行得如何?
五年转瞬即逝。有匡部族仓廪充实,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周边部族纷纷遣使交好,甚至主动要求归附。
在部族的年度大祭上,万众齐聚祭天台。白发苍苍的胥伯代表全部族,向匡献上中兴之主的尊号。
首领继位以来,拨乱反正,励精图治。外御强敌,内修德政。今日之有匡,仓廪实而知礼节,百姓安而颂德音。请上尊号中兴之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