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熊市煎熬与潜心布局。
比特币世界积蓄的力量,开始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爆发。
团队的机房依旧彻夜亮灯,但氛围已与往日截然不同。
比特币价格在沉寂了许久后,悄然突破上涨。
张猛当时正在打瞌睡,被价格预警的提示音吓得从椅子上弹起来。
他揉揉眼睛,盯着屏幕,喃喃道:
“我靠……回本了?老子不仅回本,还赚了?”
他当初在30美元山顶买入的比特币,在跌到2美元时几乎绝望。
赵静默默计算着自己定投的成本。
对她而言,这更像是对她长期坚持的理性投资策略的肯定。
林志华的反应最为平静。
他提醒团队:
“保持警惕,波动会加剧。”
四月,价格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蹿升。
比特币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时,机房内终于爆发出压不住的欢呼!
这个价格,是绝大多数团队成员前期成本的十倍以上!
张猛彻底疯了,他抱着显示器猛亲,在狭窄的机房里又蹦又跳:
“发了!老子发了!哈哈哈哈!”
王浩试图卖出一点点改善生活,但被林志华按住:
“别急,流动性还跟不上,大单会砸盘。”
价格势如破竹,50美元关口转眼即破。
媒体开始大肆报道,“数字黄金”的名号不胫而走。
论坛里充斥着新的暴富神话,比2011年那次更加炫目。
不断有陌生人试图联系团队,寻求“投资指导”或合作。
面对汹涌的浪潮,林志华启动了预设的“蜂群平滑算法”。
团队开始极其谨慎地,分批分量地卖出极小比例的持仓。
这笔钱用于改善基本生活,扩充服务器集群。
以及设立了一笔丰厚的团队发展基金和风险储备金。
每一次操作都如履薄冰,生怕引发市场恐慌。
2013年11月,一个注定被载入加密货币史册的月份。
价格在巨大的争议和狂热中,逼近了那个神话般的数字。
100美元。
那一刻来临前,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
99.97... 99.98... $99.99...
时间仿佛被拉长。
然后!
$100.00!
赵静第一个喊出来:
“100!”
王浩迅速截屏,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他的手依然在抖。
陈影从暗处发来信息:
“价格已确认。注意安全。”
而林志华,静静地看着屏幕上那个数字。
他的账户总资产,此刻已经达到了数千万美元级别。
一笔在前世他需要奋斗几辈子才能想象的财富。
张猛红着眼睛过来搂他:
“华子!愣着干嘛!庆祝啊!”
林志华勉强笑了笑,举起桌上早已冷掉的咖啡:
“庆祝……但我们得谈谈。”
他让所有人坐下。
“100美元,是一个里程碑,但绝不是终点,也更可能是一个危险的顶峰。”
他异常冷静:
“历史告诉我们,暴涨之后,必然伴随着暴跌。”
“我们现在的每一个决定,不仅关乎我们自己的财富,也因为我们的持仓量,可能影响到整个市场。”
他调出“蜂群算法”的控制面板。
“接下来,我们将启动最高级别的阶梯式止盈和市场平滑策略。”
“卖出会更谨慎,周期会更长。”
“目标不是抛在最高点,而是确保市场不会因为我们而崩溃。”
他加重了语气:
“同时!从今天起,任何人不得对外透露我们的具体持仓和收益。”
“所有成员必须签署新的保密协议和行为准则。财富,首先带来的是责任和危险。”
比特币价格突破100美元,将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狂热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着一夜暴富的神话。
论坛里充斥着年底看1000,数字黄金取代法币的狂热预言。
张猛也开始研究起跑车杂志。
只有林志华,内心越来越感到强烈的不安。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树不会长到天上去。
他开始不动声色地收紧团队的缰绳:
“启动阶梯止盈第二阶段,”
他在核心会议上宣布:
“将持仓量再降低5%,速度放缓,但必须持续。所有卖出所得,转入法币稳定基金和黄金ETF。”
张猛有些不满:
“华子,太早了吧?”
“这才刚破百,势头正好着呢!论坛里的大佬都说这次不一样!”
“每一次泡沫破裂前,人们都说这次不一样。”
林志华调出历史上着名的泡沫图表。
荷兰郁金香,南海公司,2000年互联网泡沫……。
“规律就是规律。我们的目标不是卖在最高点,而是活着离开赌场。”
赵明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