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住了,牟书记。”
秦江只淡淡说了一句,然后起身离开了牟云港的办公室....
“清风行动”开展不到一个月,云溪县官场就刮起了一场真正的风暴。
秦江坐在新分配的督查组办公室里——这是一间位于县委大楼地下室的狭小房间,潮湿的墙角还长着霉斑。
桌上堆着各乡镇送来的自查报告,但他心里清楚,这些报告永远不会被认真对待。
“秦组长,这是今天的会议纪要。”
魏鹏推门进来,脸色难看,“交通局李局长被调任县科协副主席了。”
秦江接过文件,手指微微发颤。
李局长是俞卫东一手提拔的干部,负责全县交通建设,大华村公路项目就是他特批的。
“接任的是谁?”
“牟书记的同乡,从市交通局空降过来的。”
魏鹏压低声音,“还有,扶贫办王主任因病辞职,换上了谢镇长的表弟。”
秦江走到墙边,看着自己贴上的云溪县地图。
不到一个月时间,已经有六个重要岗位换了人,全是牟云港的亲信。
而所谓的清风行动,除了开过几次形式主义的座谈会外,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电话突然响起,是牟云港秘书打来的:
“秦组长,牟书记请您立刻到小会议室。”
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牟云港叼着烟,正和几个局长谈笑风生。
看到秦江进来,他热情地招手:
“我们的督查组长来了!快,说说清风行动的进展。”
秦江站得笔直:
“目前已完成对三个乡镇的初步督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扶贫资金发放不及时,已经督促整改。”
“就这?”
牟云港挑眉,“没有发现更严重的违纪问题?比如...前任领导违规插手项目之类的?”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明白,牟云港这是在暗示秦江揭发俞卫东。
“暂时没有发现。”
秦江面不改色。
牟云港的笑容僵在脸上。他掐灭烟头,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
“那可能是你督查不够深入,这样吧,从明天开始,督查组由周部长直接领导,你专心写总结报告就行。
秦江接过文件,上面赫然写着《关于调整清风行动领导小组的通知》。
他竟然被踢出了督查组实权岗位,只保留一个虚名。
秦江站在窗前,望着县委大院里飘落的银杏叶。
一个月前那场声势浩大的清风行动动员会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如今却已无人提起。
他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三十天来的人事变动:
交通局李局长调任县科协副主席,接任的是牟云港的同乡;扶贫办王主任因病辞职,换上了谢镇长的表弟;开发区管委会三名副主任全部轮岗,新来的都是各乡镇牟系干部...
笔尖在纸上划出深深的痕迹。
这些调动看似正常轮岗,实则刀刀见血——俞卫东留下的骨干被连根拔起,重要岗位全换上了牟云港的亲信。
秦江的处境越来越尴尬,他的督查组组长头衔还在,但已经没人向他汇报工作。
每天上班,他就在那间地下办公室里整理永远也整理不完的文件,偶尔被叫去参加一些无关紧要的会议。
这天下午,秦江正在看文件,办公室门被猛地推开。
阮青柠红着眼睛冲进来:
“秦组长,他们要查大华村的账!审计组明天就到村里!”
秦江手中的钢笔啪地掉在桌上。
他终于明白牟云港的用意——从大华村项目入手,给他扣上贪污腐败的帽子,彻底毁掉他的政治生命。
“别急。”
秦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你马上联系村支书,让他准备好所有原始凭证。记住,特别是那八万块村民自筹资金的去向,一定要有每户的签字确认。
审计组进驻大华村的当天清晨,秦江办公室的灯亮得格外早。
“青柠,把这份名单上的人再核对一遍。”
秦江递过一张写满人名的纸,声音压得很低,“这些都是参与过修路资金管理的村民代表,让他们今天务必到场。”
阮青柠接过名单,手指微微发抖:
“秦组长,审计组带队的是审计局副局长刘明宇,听说他是牟书记的...”
“我知道。”
秦江打断她,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这里面是资金使用明细的备份,你收好。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按我们之前商定的来。”
阮青柠深吸一口气,将纸袋塞进公文包最底层。
她刚要离开,秦江又叫住她:
“等等,把这个也带上。”
那是一个老旧的记事本,封皮已经磨损。
阮青柠翻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修路期间每一笔开支,连五块钱的钉子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是...”
“我的工作日记。”
秦江笑了笑,“从项目开工第一天记到现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