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灵意识海稳定运行的第三个星季,心网花的根系突然向虚空深处延伸出无数银丝。这些银丝比星络藤更纤细,却能穿透最遥远的能量壁垒,在从未探索过的“寂光带”中编织出淡金色的网——这是意识能量自发形成的“拓荒网”,仿佛在主动寻找新的共鸣者。
“寂光带的能量频率很特别,”星遥对着星轨图上的新节点分析道,“它既不像暗物质海的内敛,也不像旋臂带的外放,而是一种‘沉寂的明亮’,就像……无人倾听的歌声。”
莲音轻抚着一枚从拓荒网带回的银丝,指尖传来细微的震颤:“这震颤里藏着意识波动,很微弱,却带着明显的‘呼唤’特征。寂光带里一定有生灵,他们在等待能听懂自己歌声的存在。”
这次的探索队由新一代的年轻人组成:石芽的儿子石纹,能在星岩中注入意识能量,让岩石“开口说话”;影絮的女儿影漪,影纹能捕捉最细微的情绪波动;缕光的女儿缕音,歌声能与意识流产生完美共振;还有织梦族的小使者织语,她的意识体已能在现实中短暂凝聚。
他们的飞舟“共鸣号”船身覆盖着心网花织成的“意识帆”,这面帆能将船员的善意转化为可见的光纹,让寂光带的生灵直观感受到友好。船头的万灵花雕像旁,新刻上了幻意识族的印记,二十八瓣的花朵在阳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
驶入寂光带时,周围的虚空果然呈现出奇异的“寂光”——不是黑暗,也不是光明,而是一种纯粹的“透明”,所有能量都在此处保持着绝对的稳定,连星络藤的光带都变得黯淡。缕音试着开口唱歌,歌声刚传出不远就被寂光吸收,仿佛落入了无声的深渊。
“这里的能量会吞噬波动。”影漪的影纹在手臂上紧绷成直线,“包括意识波动,难怪他们的呼唤这么微弱——他们的声音传不出去。”
石纹突然想起祖父的话,取出一块星核玉,将自己的意识注入其中:“或许需要更‘厚重’的意识载体。星岩的稳定性能抵抗寂光的吸收。”他将玉块抛向虚空,玉块在寂光中划出一道金色的轨迹,果然没有像歌声那样消散,而是稳稳地悬浮在前方。
片刻后,玉块周围的寂光开始轻微搅动,一群半透明的生灵从光中浮现。他们的身体像凝固的光,没有清晰的轮廓,只有胸口处跳动着淡紫色的光核——那是他们的意识核心,此刻正对着星核玉发出微弱的共鸣。
“是‘寂光族’!”织语的意识体突然变得明亮,“他们的光核里藏着无数歌声,却因为寂光的吞噬,只能在自己体内循环。这些歌声……好孤独啊。”
寂光族无法发出声音,也不能形成实体意识流,他们的交流全靠光核的明暗闪烁。缕音试着用歌声模仿这种闪烁的频率,当第一个音符与光核的闪烁同步,寂光族的生灵突然剧烈震颤,光核的光芒瞬间明亮了三倍。
“他们能听懂!”缕音激动地继续歌唱,歌声中融入了心网花的意识能量,在寂光中撑开一片金色的领域。石纹趁机将更多注入意识的星核玉抛向四周,玉块落地之处,寂光的吞噬力明显减弱,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共鸣点”。
影漪的影纹在共鸣点上铺开,捕捉到了寂光族光核中真正的歌声——那是无数代寂光族记录的“寂光谣”,歌词里没有悲伤,只有平静的等待,像寂光带的能量一样,温和而执着。“他们说,寂光带的能量曾很活跃,后来因一场‘静默风暴’变得沉寂,从此他们的歌声就被锁在了这里。”
为了让寂光谣能传出寂光带,石纹用星核玉搭建了“共鸣塔”,塔身刻满了心网花的纹路,能将寂光族的光核波动转化为可传播的意识流;缕音则教寂光族用歌声震动光核,让旋律与心网花的频率同步;影漪与织语合力,将寂光谣的片段注入意识果,让这些果实成为“移动的共鸣器”。
当第一缕寂光谣通过共鸣塔传出寂光带,万灵意识海瞬间产生了强烈的共振。二十七界域的生灵同时感受到了那股平静而执着的等待,无数意识流顺着拓荒网涌入寂光带,在共鸣塔周围织成一片彩色的意识云。
寂光族的光核在意识云中纷纷绽放出紫色的光,他们第一次在外界的回应中“听到”了自己的歌声,身体竟开始变得凝实,轮廓边缘浮现出淡淡的金色纹路——那是心网花的印记,标志着他们的意识终于与外界产生了真正的联结。
“我们愿将‘寂光晶’献给你们。”寂光族的首领通过共鸣塔传递出意识流,他的光核闪烁着感激的频率,“这种晶体能储存所有频率的歌声,放在万灵意识海,就能让各族的歌谣在寂光带自由传播。”
探索队带着寂光晶返航时,拓荒网已在寂光带编织出完整的意识网络。心网花的种子在共鸣塔周围扎根,长出的植株带着寂光族的淡紫色,花朵能在无声中绽放出旋律的光纹——这是二十八界域意识共鸣的见证,连寂光带的能量都因这股共鸣,泛起了温柔的涟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